第6章 小老三李琏(3/4)
便已经提前在自己家里开蒙了。
比如骊安私塾陈先生的儿子陈子鹏,他才牙牙学语就会读诗,六岁的时候就能读史书了。
知府大人之子更是如此,为了儿子的文武双全,还特意花重金买下一座山,供知府公子练习骑射。
还有蒙语、吐蕃语、倭语、暹罗等各种语言的先生。”
这哪里是在培养儿子,这分明就是在培养六边形战士嘛。
李瑜:“……”
人生的分水岭果然是在羊水,他就是十二个时辰不睡觉地卷,也不一定能卷过人家的吧?
“不过思源也不必担忧。”七岁的吴景诚就跟个小大人一样:“科举考试考得是学生见识与才学。”
“人家有人家的见识,咱们也有咱们的见识嘛。”
“我朝虽然才开国四十三年,可太祖皇帝出身寒微听说更喜寒门仕子,认为寒门仕子才更懂如何助天子治理天下。”
李瑜听明白了。
总结就是一句话,你只管努力其他交给天意呗。
在李家生活的第二年,张三娘顺利为李纲生了个儿子。
李纲老来得子嘴角都合不拢了,儿子刚满月就抱着出门晒太阳,逢人就给人炫耀他那小儿子。
李瑛也高兴,古代女子能有弟弟确实是件高兴事。
张三娘就更加高兴了:“你三弟出生后娘这心里就放下了,咱们也算是没有白占你父亲的便宜。”
让人帮自己养两读书娃,她这心里总是觉得怪不好意思的。
给人生个儿子,看他高兴,她心里也就稍心安了些。
虽然觉得以生娃报恩的观念不舒服,但李瑜也知道古人的思想就这样,何况见继父这么高兴他也很高兴。
李瑜笑着道:“娘,弟弟出生,儿子也很高兴。”
小老三的大名叫李琏,小名和别人家小孩儿都不一样叫墩墩,因为小老三长的就是一副胖乎乎的模样。
若是他祖父祖母还在的话,这娃子简直就是梦中情孙。
百日宴有人逗李瑜,说他继父有了亲生孩子就不会喜欢他了,他只是笑笑也不反驳。
只是偷偷在挑拨离间的人脚底下,扔下一棵木珠子就溜之大吉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