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决心(3/4)
山坐观山虎斗,还有,帕思巴老友,你不要忘记答应我的事情。只要我今天与王重阳战个不死不休的话,你就让当今大元朝在三十年内不去攻打我们大理国,给一个让我们大理国励志图强的机会,让我们大理国在二十年内安享太平。”
帕思巴见段虹山这样说到,又想起了两百年前华山那一战,段虹山本来已经受邀到华山一战,武林中人谁不知道谁能在华山论武的话,日后必定名扬天下,成为现任武林中的风云人物,一旦成为风云人物,那么自己就可以号令天下群雄,要风得风,要雨得雨,那样的生活美得让人不敢想象。而这个家伙居然不来,他为什么不来呢!是因为当时的大理国出现了权臣专权的现象,段氏皇帝一度被手下取代。当时那个段氏皇帝叫段素兴,他“性好游狎”,又好大喜功,“广营宫室于东京(昆明),多植花草,于春登堤上植黄花,名绕道金棱,云津桥上种白花,名萦城银棱。每春月,挟妓载酒,自玉案三泉,溯为九曲流觞。男女列坐,斗草簪花,昼夜行乐。”。据说素馨花就是因他而得名,“花中有素馨者,以素兴爱之,故名。”段素兴喜欢花草,日子过得十分风流快活,“又有花遇歌则开,有草遇舞则动”,于是段素兴“令歌者傍花,舞者傍草。”“素兴在位,荒淫日甚”,结果被相国高氏废掉,拥立了段思平的玄孙段思廉。段思廉是段思平的曾孙段智恩之子,颇有人望,是时,高氏为相国,遂与诸大臣商量,废素兴而立思廉。天明元年,国人废掉日益荒淫的段素兴,拥立段思平玄孙段思廉为帝,皇位才回到段思平一系。接下来就是大臣高氏掌权,段思廉继位,高氏如昔日之董氏,以此拥立之功,居功自傲,一举凌驾于诸姓之上。杨氏势衰,遂铤而走险,1063年,杨允贤公开叛乱,段思廉心有余而力不足,已经无力平乱,无奈只好请岳侯高智升出兵灭之。至是高氏益盛,高智升占据了整个鄯阐府辖境,段思廉只好晋封高智升为鄯阐侯,赐给王室直辖领地白崖、茹甸两地,王室实力更加削弱,进一步促成了段氏统治的危机。段思廉时,曾将兵败逃入大理的两广蛮酋侬智高,斩首以献北宋。段思廉在位31年,用过5个年号,保安(1045—1052)、正安(1053—?)、正德(?)、保德(?—1074)、明侯(?)。段思廉后禅位为僧,其子段廉义继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