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这心一狠,就盘下了两间铺子(2/5)
总会有买的。
况且,做首饰,做成衣,成本本来就大,肯定不能积压货。
那怎么办,只有人群流量大才能带动铺子的消量……”
“嗯,你说的不错,和我想的差不多。不过若是在附近能再有个门面,把胭脂水粉及绣品摆上来,就更好了。”
“小姐,咱们这条街还真有一个店铺在出售,我和小钱掌柜去看过,铺面还不错,不过就是略显偏了些。”
“位置在哪?”
“就在祥和二街的街尾。以前祥和二街本就清冷,自从咱们糖水铺营业后,才带动了这条街的些许人流量,可咱们毕竟是做吃的,又是靠近的街口,许多人过来买糖水,也就买糖水了,到街尾那边,也就没多少人愿意去逛,所以那边的好几家店铺生意都很清冷。”
“现在有时间,叫上小钱掌柜,我们去看看。”
“好的,小姐。”
很快,两人下了楼,与小钱掌柜汇合后,就前往了街尾的那家店铺。
到达街尾时,的确像倾瑜所说的那般,这边的店铺很是清冷,清冷到什么程度呢?
大概就开门一整天,能有一两个客人进店,就算不错了。
怪不得这附近的店铺都要开不下去了。
进了店铺,看了环境。
这街尾的店铺,环境的确没有街口那边的好,这边的店铺靠近民居巷子。
不像街口那边的店铺靠近湖边的同时还临近中央街,人流量就相对大得多。
在南城,像祥和二街这样的小街道有许多,不说各有特色,但也大差不差,除了官家安排的基础店铺,如粮铺,盐铺,油铺,肉铺等,这些必配的店铺外,其余的商铺售卖的不过都是围绕着衣食住行来发展。
若想留住客人,也只会在质量,款式,种类,新颖上下功夫。
像吃食,如那些个面铺,饺子铺,包子铺,粉铺,饼铺,饭馆等等这些,不说整个泰京,就整个南城来说,也都大同小异。
这店铺多了,在哪消费不是消费。
所以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做生意的,尤其那些店铺位置偏些的,若没有自己的特色,也不去抓客人的喜好,甚至在态度上,宣传上都不上心,开店铺那也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