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狐假虎威(4/5)
专业,毕竟大明军户匠户世代相传,手艺有保障。第一批货计划走凤阳运河经淮阴转到徐州、开封试试水。
看看无事,杨植又溜达溜达回县衙,坐在礼房里陪礼房书吏老秀才下了一盘棋,先赢后输,一个没注意被老秀才将军抽车。
下完棋,杨植泡上一壶茶,有滋有味地看朝廷邸报。
邸报上说兵科都给事中汪玄锡、贵州道御史李闰等共同上书,劝皇上“充扩天理,遏绝人欲,深居九重,恭默思道”。
杨植长叹一声,心知正德可能活不长。文官希望正德效仿老爸孝宗敬皇帝,但正德想做太宗文皇帝,两方已经水火不容了。
正在发呆时,主簿从门外走进来,冷笑着对杨植说:“你最近很忙很跳脱!”
杨植愕然,主簿又道:“师爷要见你,去书房吧。”
正如大明大部分的城市布局都一样,大明所有的官衙,也大都和皇宫大内一样是三进三出的布局。县衙门内第一进是六房,对应皇宫第一进是内阁办公室、六部给事中驻皇宫办公室;县衙第二进是办公大堂和书房,知县在大堂审案打板子,在书房会客,对应皇宫第二进的各种殿台,县衙第三进就是知县后宅宿舍,对应皇帝内宫。
杨植自然不会去衙门后宅,他绕过大堂,默然想像了一下自己坐在大案后洒签子打板子的英姿,然后走进书房,见夏师爷坐在屋里,脸色不善地等他。
夏师爷是松江人氏,秀才出身,乡试无望,于是给同乡的知县老爷当师爷。
南直隶以科举地狱闻名,一百个童生才出十几个秀才,一百个秀才才出四个举人。在南直隶考举人,才学重要,但极大的运气更重要。时下苏州文徵明以才闻名,是一个年近五十的科场老兵,每考必挫,从来没有中过举。
夏师爷见杨植进门,转瞬变了脸,和蔼可亲地让杨植落在宾座,吩咐衙役上茶。
衙役一出去,夏师爷也没有寒暄杨植的学业、书手工作情况,直截了当就问:“卫所在苗山建工坊,到底怎么回事?”
这种上位者的语气让杨植很不爽,但是面前的人是师爷。
师爷是明清特有的职业。按太祖高皇帝的设想,底下官员最好是多面手兼工作狂,我能做到你们也行!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