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功夫在诗外(1/6)
殿试前,大部分中式举子去有关系的内阁阁老、掌院学士、九卿这些读卷官家里轮流拜访,是正规操作。
梦想总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人如果没有梦想,那和咸鱼有什么区别!
名义上嘉靖是殿试总考官,但皇帝吃饱了没事干,去看四百一十份试卷并给它们排名?所以殿试读卷官就是考官,内阁首辅是总读卷官,即等于总考官。
当今殿试流程是这样的:考生交卷,弥封,不需誊录,直接送到文渊阁由锦衣卫看守过夜。
次日读卷官来到文渊阁平均分配试卷,每人从自己这一堆试卷中选出一份,大家再一起看选出来的试卷,商量着议决三鼎甲。
但是,请注意这个但是,殿试读卷的时间是两天,各位读卷官第一日读卷,晚上可以回家休沐,次日到文渊阁继续读卷。
这里面的操作空间非常大。比如说,有背景的考生,殿试完成的当天晚上就可以去一个一个有关系的读卷官家里说:我的卷子是这样写的,如果明天分给了前辈……
又或者某位首辅总读卷官第一天看到儿子的卷子,晚上回家时跟儿子确认一下,次日回到文渊阁点儿子为状元……
这个流程确实令人诟病,遭到很多言官的指责。但是,据说大明王朝的顶尖官员个个一身正气,心底无私,为什么要防着他们呢?
直到嘉靖实在看不下去,在中后期改革了殿试读卷流程:所有的读卷官都在礼部读卷,晚上不准回家。
现在的流程还是读卷期间,考官与考生可以公开沟通的流程。所以,杨植先把读卷官梳理一下,看看能找到哪些帮手:
首辅杨廷和不考虑;次辅蒋冕,没有借口,跟他不熟;
三辅毛纪的祖籍凤阳,军户,先祖迁到山东戍边,可以老乡的借口去拜访;四辅费宏江西人,巧了,让罗老师先勾搭一下,也可以老乡的借口去拜访!
掌院学士罗老师、礼部尚书毛澄这两人已经拜访过了;
吏部尚书石珤,北直人士,没有借口;
兵部尚书乔宇,自己人,应该登门;
户部尚书孙交是嘉靖老乡,钟祥县人,正德五年的户部尚书,正德八年辞职回老家,嘉靖即位后马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