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破釜沉舟,背水一战!(2/5)
问道,目光依旧紧盯着远方。
“最近这段时间,榆林镇附近的流民,突然增加了许多。”荀彧皱着眉头说道,“这些人,大多是从北方逃难而来,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看起来十分可怜。”
“流民?”李牧眉头微皱,榆林镇地处边陲,本就是流民聚集之地,流民增加,倒也不算什么稀奇事。
“嗯,流民增加本是常事,但这次的流民,似乎有些不同。”荀彧继续说道,“他们神色慌张,言语闪烁,问及来历,大多支支吾吾,不肯细说,而且……”
荀彧顿了顿,压低声音说道,“文若发现,这些流民之中,似乎混杂着一些身强体壮,目光锐利之人,并不像是普通的灾民。”
李牧闻言,心中一动,原本的些许疑惑,瞬间放大。荀彧心思缜密,绝不会无的放矢,他既然觉得流民有问题,那必然有其道理。
“文若先生的意思是……”李牧看向荀彧,眼神中带着询问。
“文若怀疑,这些流民,或许并非真正的灾民,而是……胡人的探子!”荀彧语出惊人,一语道破了其中的关键。
“胡人的探子?”李牧心头一震,如果这些流民真的是胡人的探子,那事情就变得更加复杂了。胡人探子的出现,意味着胡人主力大军,恐怕真的不远了!
“立刻派人,查明这些流民的底细!”李牧当即下令,语气中带着一丝急迫,“蒙括!”
“属下在!”蒙括闻声而出,抱拳领命。
“你立刻带领情报小组,秘密调查这些流民的来历,务必查清楚他们是不是胡人的探子,以及……他们来榆林镇的目的!”李牧沉声吩咐道。
“诺!”蒙括领命,身形一闪,消失在夜色之中。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榆林镇的备战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城墙越来越坚固,守城器械也一一到位,义勇军将士们,也做好了血战到底的准备。
黎明时分,蒙括风尘仆仆地返回城主府,神色凝重地向李牧禀报道:“主公,情况不妙!”
李牧心头一紧,连忙问道:“查清楚了吗?那些流民,究竟是什么来历?”
“属下已经查明,那些流民,的确是从北方逃难而来。”蒙括沉声说道,“他们并非胡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