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山雨欲来(4/7)
收上来了税银
6300万缗,比景佑三年增长了近15万缗,而这多出来的这些就是从商人身上征来的货税。虽说我朝依然秉持着‘士农工商’的观念,但商人的地位比前朝也是略有提高的,在他们不情不愿的情况下,获得的利益都如此可观,试想一下,如果朝廷给他们保驾护航,他们全力以赴,心甘情愿的情况下,又会为大宋创造多少财富呢?”
“唔……”
赵祯手指轻轻敲击着御案,孙侍郎的话听上去好像有点道理。
赵祯沉默不语,恰恰给了一些人错误的信号,就比如杨世海御史。只见他义愤填膺的站了出来,不客气的指着孙侍郎说道,“简直是一派胡言,自古以来就是士农工商,怎可贸然提高商人地位呢?若是提高了商人地位,祖宗家法何在?那伦理纲常又何在?”
被针对的孙侍郎依旧不恼,而是神色平静的高举笏板,“官家,臣弹劾杨御史目无君上,咆哮朝堂,请官家治其大不敬之罪。”
刚刚还趾高气昂的杨御史,一顶大帽子扣下来,当场就傻眼了。这要是坐实了,至少都是个贬官流放。他哆哆嗦嗦,期期艾艾的说道,“官,官家,臣绝无,绝无,此意……”
“好了,杨御史,退回自己的位置吧。再有下次朕绝不轻饶。”
赵祯直接挥手打断了杨御史,神色少有的带上了一丝不耐。
“臣,臣,谢官家。”
朝堂上的又一次交锋,以孙侍郎的完胜落下帷幕。杨御史失魂落魄的回到了自己位置,他知道,他的仕途算是走到头了。
赵祯不是没有看出来孙侍郎给杨御史下套,但是那又如何?自己技不如人,没有脑子又怪得了谁呢?此时连看杨御史的眼神都带了几分嫌弃。
不行,看太多了容易降低自己的认知层次,还是孙爱卿更顺眼些,赵祯心想。
“孙爱卿,你继续说。”
“臣遵旨。臣的想法是可以逐步的放宽对商人的限制,并加大对商人的扶持力度。打个比方,如果某个商人连续几年都坚持依法纳税,且在官府补路修桥,赈济灾民的时候,主动出钱资助,还从不哄抬物价。那么就可以允许他在一定时期内少交一部分的税,再或者可以让他的孙子将来可以参加科举。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