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山雨欲来(5/7)
”
说到此处,孙侍郎略微停顿了一下,又接着说道,“这样,用不了多少年,我大宋的商人就会给我们带回更多的财富,他们的子孙也会对官家感恩戴德,于他们而言,官家就是再生父母。”
赵祯已经颇为意动,只是不好直接明说,“容朕想想,容朕想想。”
晏殊与宋仁宗多年之交,十分了解当今的官家,知道赵祯既想要贤名,但又不想太过直白。所以这时候,只能让他来了。
“咳咳,官家,臣有本奏。”
晏殊先是咳了两下,引起赵祯的注意,然后在赵祯的同意之后,开始了他的奏对。
“臣对孙大人的建议颇为看好,既可以增加国家的税收,增加国家人才的储备,又可以适当减轻在农人身上税收的比例,此事若成,陛下威望或可比肩太祖。”
听到能比肩太祖,赵祯再顾不得其他朝臣,当即拍板道“孙侍郎,一事不烦二主,你把此事拟个条陈出来,下次朝会拿出来议一议。好好干,别让朕失望。”
“臣遵旨。”
孙侍郎领旨谢恩后,风轻云淡的站回了自己的位置。
似乎预想到了自己将来被无数的人歌功颂德,留名青史,赵祯红光满面,慷慨激昂的说道,“既然你们也说的差不多了,那朕来说说吧。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耕是一年当中的头等大事,户部一定要主持好今年的春耕大典,并保证百姓们在吃饱穿暖且无后顾之忧的按时开始春耕。再就是春闱,同样是今年春天的大事,这件事就由礼部负责,副考官嘛。”
赵祯讲到一半停了一下,眼睛瞟了一眼荀司律,“今年的副考官就是荀司律荀大人了。”
被点到名字各部主官纷纷领旨谢恩,就是轮到荀司律的时候,上方的赵祯还特意得意洋洋看了他一眼,就好像在说,还是朕够意思吧。
大事也商议的差不多了,赵祯示意陈群,准备宣布退朝,而在陈群刚刚要甩起拂尘之时,曹静姝身边女官翡翠脸色阴郁,形色的走了进来,来到御阶之下,附在小内侍耳边低语了几句,小内侍又把听到内容复述给了宋赵祯,赵祯听后面色阴沉像是锅底,袍袖一甩,就和翡翠离开了大殿,往凝和殿匆匆赶去。徒留一殿大臣满头雾水。
御花园内,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