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党争内乱(4/6)
迫于无奈只得同意,令荀司律领御史台协同吏部,吏部,大理寺共同查办此案。
荀司律一派接手此案不久,却又横生枝节。嗅到了危险气息的陈尧佐王随一派开始了在朝堂上疯狂反击,暗中指使谏院和吏部的官员轮番弹劾荀司律执法犯法,以权谋私,他的三子荀不言不学无术,竟然也中了秀才,其中必有蹊跷。赵祯此时又和起了稀泥,换了回朝的大将军狄青继续彻查。
武将出身的狄青将军打仗是一把好手,查案就有些外行了,后来经某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老爷子的指点,进宫请来了尚方宝剑,并和韩琦齐心协力,才渐入佳境,最终在八月的时候,给了陈尧佐一派来了一下狠的。
川西一带自入夏以来,一直到老秋,滴雨未落,粮食颗粒无收,两川之地饿殍遍地。赵祯在安排当地官员开仓放粮,架棚施粥之后,又广开言路,让众臣畅所欲言。
钦天监的监正说,紫薇不显,帝星黯淡,主有奸臣在朝,小人当道。
吏部尚书说应效仿先帝,近贤臣远奸佞,正本清源。
韩琦更是来了个大的,直接上疏说,西川大旱就是上天在发出警示,正因为有奸相在朝,才会降下天灾。历来圣明天子皆有贤臣辅佐,而留尸餐裹位之辈,只会害了天子,害了天下。
韩琦最后更是一桩桩,一件件的列举了陈尧佐和王随的罪状,件件铁证如山。而让赵祯彻底倒向荀司律一方的,是因为陈尧佐一派徇私舞弊,直接让一位叫张元的举人,他多落榜后直接投奔了西夏后,后来还成为西夏最重要的谋臣。
赵祯最开始非常的生气,曾下令将张元的家属囚禁了起来。之后,有大臣认为张元之所以投靠西夏,是因为他殿试多次落榜,他对在宋朝通过科举入仕已经绝望了,这是殿试实行淘汰的结果,并不能怪张元和他的家人,于是又把他的家人释放了。
自此,荀司律一派大获全胜。陈尧佐,王随罢相,赵祯念在往日的情分上,赐了太傅虚衔,让二人留在了京中安度晚年。
前朝暗流涌动,后宫也难风平浪静。
这一日,荀不言高兴的和谢佳妤分享自己中秀才第一名的事情,谢佳妤也替他高兴。被路过的赵宗实也恰巧听到,他就开始了阴阳怪气,“荀不言你这个案首莫不也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