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大练兵一(2/4)
果这些东西分担在身体和四肢后都负担不起来,自己这些肉食和粮食岂不是都白吃了。
负担起来还只是前提,他要的是每日盔甲兵器齐全,这些人也能正常行军和进行长时间的厮杀。
这样一来后勤的压力就会大大减少,而且遇到突发情况随时可以投入战斗。
要知道,在后世的军队中负重随随便便都超过三十公斤。
像美军更是达到了惊人了五十公斤。
他这样已经是降低标准了!
这也是古代为什么大军在行军途中容易被人偷袭,然后就算再精锐的士卒都没有丝毫反抗能力了。
往往都是几千人埋伏上万人都能获得胜利。
一方面是因为在行军过程中,士卒为了保持体力基本是不穿铠甲的,只拿一些轻型武器。
主要武器和铠甲都由后方的辅兵负责运输,士卒因为要保持体力问题,所以全部选择轻装上阵。
当一方装备齐全,另一方几乎是赤手空拳,这战争胜负就已经很明了了。
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古代士卒因为伙食问题,因为常常吃不饱导致体能比较弱。
携带武器和装备就不能长时间的行军。
第三就是军心问题,因为不知道对面埋伏了多少人,所以遇到埋伏之后自己就乱了。
嗯!
有些扯远了。
而现在在大营里面练负重最好的办法就搬运东西。
大营的建设需要从外面源源不断的运输砖石等物品。
这些全部都由这八百士卒配合新入营的士卒完成。
到晚上的晚饭过后,就开教这些士卒识字。
杨升之所以教他们识字不是异想天开。
而是要开阔他们的眼界,凝聚军魂。
也想让他们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战。
毕竟今日是刘家兵,后天是曹家兵,这样可不行。
要让他们知道,大汉民族是这个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
任何敢于侵犯我们国土,损害我民族利益的都是我们的敌人。
也要让他们明白,自己为什么而战!
是为民族利益而战,而不是为了某个人的富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