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大练兵一(3/4)
而杨升的出现就是带领他们重现昔日大汉的荣光。
可是一连两天进展实在太慢了。
而且效果也不明显。
起初关羽几人,甚至是一部分士卒都不理解,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但杨升的一句话让众人都沉默了。
他说道:“你们不可能一辈子都当士卒,你们将来如果立功了当了将军,看不懂军令或者大字不识一个岂不是丢人?”
好嘛!
这口鸡汤下去,他感觉这些士卒训练的更加卖力了。
但几天下来,他一次性给八百人上课,但进度始终都不理想。
好在这八百士卒中有几十人都是识字的,分担他的压力。
不得不说这个时代还是可以的,识字率高达百分之二十以上。
而且还没经过裹小脑,不!是裹小脚的时代,汉朝男女都有不少人识字,大家也不反对女子学习。
他直接把这几十人挑选出来,他每天晚上都单独给这些人上课。
这个时代的人一到了晚上眼睛就看不清东西,原因就是因为营养不良又缺少维生素,导致了夜盲症。
好在之前就开始每人每天一个苹果和有了充足的营养,这才有所改善。
随着队列的训练越来越成熟,战阵的组合也磨炼的越发纯熟。
到了现在,已经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从进攻的箭矢阵,到防守的盾阵的转换。
他的练兵方法有些惊到了关羽几人。
因为在几人的认知中,能熟练的结阵,然后会用环首刀或者长枪了,这样的士卒就是难得一见的精锐了。
能闻鼓而进,闻金而退,熟悉各种战阵,敢于死战的士卒完全就是精锐中的精锐了。
在几人的认知当中,就算是最精锐的士卒也只是三天一操,普通士卒十天一操,更甚至是一个月一操。
原因就是粮食不够吃,毕竟要操练也要让士卒吃饱,不然软绵绵的操练也没多大意思。
哪有像杨升这样的,每天都操练还是全天操练,十天才休息一天。
看这操作完全不是在练兵,反而像是在培养武将。
这也是杨升最初的用意,一支军队从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