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六、蕙质兰心的知己(二)(4/6)
,开发商在竞标时可以提出较低的报价,但前提是必须满足我们设定的条件和要求。一旦竞得土地,开发商将自动履行协议中的条款。接下来的流程就与正常的项目开发差不多了。”
刘修文点了点头,但语气中带着一丝担忧:“听起来简单,但实际操作起来,工作量可不小啊。”
我深表赞同:“确实如此,因此我们需要尽早做出决策,以便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筹备和推进工作。”
张晓东突然转过身来,目光锐利地盯着我:“说来说去,关键还是如何找到愿意合作的开发商。你小子,是不是已经有了什么想法或者目标了?”
我微微一笑,但并未直接回答他的问题,而是巧妙地转移了话题:“当然,既然是产业导向,我们开发区临近这个地块又是企业的蓄水池,协助政府筛选开发商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在刘修文面前,我自然不便透露过多的细节,但我已经在心中暗暗盘算着下一步的行动计划。
送走了刘修文后,张晓东的脸色瞬间变得严肃起来,他目光如炬地盯着我,语气中带着几分质询:“关宏军,你这是不是在跟我演一出《空城计》,利用我们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来给我设套?说吧,你是不是心中早已经有了心仪的开发商人选?”
我微微一笑,从容不迫地回应:“张县长,您真是明察秋毫。确实,我心中是有一个初步的人选,但还未完全确定下来,更未完全说服对方。我之所以提及,是希望您能亲自出马,就像《渭水河》中的周文王一样,以您的威望和诚意,力邀这位‘姜子牙’出山,共谋大业。”
他眼神中闪过一丝好奇,追问道:“你所说的这位‘姜子牙’,莫非是林蕈?”
我点了点头,敬佩之情溢于言表:“张县长一语中的。正是林蕈,她不仅在开发区内有着良好的口碑和实力,更有着前瞻性的发展眼光和丰富的经商经验。我相信,有她的加入,我们的项目定能如虎添翼。”
接下来,我详细地向张晓东复述了我与林蕈之前的交谈内容,从项目的初步构想,到她对未来的展望,再到我们双方对于合作模式的探讨。我强调了林蕈对于项目的兴趣和认可,同时也坦诚地表达了我尚未完全说服她的现状。
张晓东听后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