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天人永隔的爱人(五)(4/6)
三角钢琴静静的伫立,琴身雕刻着精致繁复的花纹,仿佛在无声的诉说着往昔的如烟岁月。
她把我引到大厅的壁炉前,上面放着一幅人物肖像画。画面中央,一位男士正悠然坐在雕花胡桃木书桌前,他面庞清瘦,目光深邃,岁月在眼角留下了些许细微的鱼尾纹。
我不禁猜想,这十有八九就是林蕈的父亲。于是脱口而出:“这是令尊吗?”
她点点头,略含伤感的说了一句:“这是我父亲在莫斯科时由当时的苏里科夫美术学院里的画家涅斯捷连科画的肖像。”
我对艺术一窍不通,但附庸风雅地点点头。
她把我让到长桌边的高背椅上,她则坐在对面。
我说:“令尊风度儒雅,很难看出是一位商人。”
她盯着我的眼睛,微微一笑,反问道:“知识分子就不能经商吗?”
我讪笑道:“只是觉得这幅画把令尊的气质展现得太独特了,一时间没把儒雅和商人身份联系起来。”
她也不再卖关子,开始讲述她父亲的经历。
她父亲是在1959年赴苏联留学的公派留学生,就读于莫斯科国立鲍曼技术大学能源与动力专业。学成归国后就职于省汽轮机厂,是一家国有重点能源设备生产厂家。
回国后不久就与林蕈的母亲结了婚,于1964年生下了唯一的孩子也就是林蕈。
林蕈两岁时,在那场大运动中她的父亲林锦程因为有留苏经历而受到冲击。她的母亲坚定地和林锦程划清了界线,两人离了婚。从此林锦程再未婚娶,直到走到生命的终点。
林蕈一直与父亲生活,父女俩人相依为命。
1992年是一个关键的转折,一是总设计师南巡讲话揭开了市场经济的序幕,二是苏联已经解体,中俄关系日趋改善,经贸往来开始频繁。林锦程虽然是一介书生,但他的祖籍安徽,他的父亲曾经是一位有名的徽商,血管里流淌着精明果敢的商业血液。他洞察时势和商机,毅然决然地辞职下海,开始做起边贸生意,主要经营二手轿车,从俄罗斯进口伏尔加、拉达、莫斯科人等品牌的轿车转手出卖,逐渐构建了他的商业版图。
掘取了第一桶金以后,林锦程认为俄系轿车虽然耐用皮实,但舒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