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新工厂 新产品(2/3)
意参展,这正是张杰找上门的原因,他希望能在长河市找到合适的产品。
曾市长审视了这两款产品后,心中一动,回头对外贸局的局长杨泽凯说:“把锦秀机械列入广交会展团。”
“好的,我和肖厂长联系。”杨泽凯回答。
“我们要尽一切努力解决红星锦秀厂的物资需求。”
“肖爱国,你们还有其他困难需要曾市长帮忙解决的吗?”林长风向肖爱国使了个眼色。
“我们这里空间太小,想扩大规模但受限于空间,因此我们前段时间向土地局申请了五百亩土地,但还在审批中。”
土地局的赵敏表示:“东郊那边有足够的土地。”
“五百亩够用吗?”
“暂时够用,等有了进一步发展,我们可能需要再申请。”
“那就申请两千亩吧。”
肖爱国惊喜地说:“感谢曾市长的大力支持。”
实际上,肖爱国担心要求太多不被批准,没想到曾市长批了这么多。
当时的土地资源丰富,没人能预见到未来土地几十年后会变得很宝贵。
曾市长担心其他市用土地和厂房吸引红星锦秀厂,曾市长的目光更为长远。
曾市长在锦秀厂停留了两个小时,听取了各种汇报,逐渐了解了红星锦秀厂。
他不禁感慨,一个不起眼的地方竟然孕育出了如此杰出的企业。
……
一周后,东郊的土地上三支工程队同时开工,这里将兴建红星锦秀第一期的四座大型厂房和十栋宿舍楼,建成后,日生产风扇可达十一万台,暖风机十万台,还将包括一座办公楼和一座研发中心。
现在的建筑成本很低。不趁机多建,难道要等到价格上涨后再建吗?
肖爱民经过多方打听和不懈努力,终于成功地与另外一家工厂取得了联系。
这家工厂拥有三台已经报废的设备,原本这些设备还有一定的利用价值,可以通过改造使其重新焕发生机。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目前红星锦秀厂由于内部空间有限,根本无处安放这三台庞然大物般的设备,所以也就无法对其展开任何形式的改造工作。
面对这样的困境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