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吉他计激方远达(2/3)
得比较近。对了,他的研究项目就是方总赞助的。”
听到这个名字,侯琳琳心中窃喜,脑子里瞬间冒出了一个新的方案,而且敲门砖就在自己手中。她根据冯雨岭对于未来交通管理的设想,将翼马飞行汽车这期节目的立意,从探讨飞行汽车的功能与科技含量,提高至人工智能与未来交通体系的畅想与探讨,在评论区鼓励众多读者参与讨论,还策动很多自媒体推波助澜。由于《科技故事》的巨大影响力,这次报道和后面的讨论在社会中引发强烈反响,其结果先是将翼马公司塑造成了有科技实力和社会责任感的领先企业,通过法律手段打击自由路公司的不正当竞争。后面,人们已经越来越不关心自由路是谁了,而是更加关注未来新型交通体系会在什么时候出现……方远达自然知道这一切的发生都离不开《科技故事》的帮助。
按常理说,这时侯琳琳如果提出采访方远达的邀约,方远达肯定会非常高兴地接受;但经过严格训练的侯琳琳展现了超出年龄的沉稳,始终没有发出这个邀约,因为此时她已经从a国国际情报局那里了解到方远达的背景。实际上,她不但没有发出邀约,甚至还联系了局里的ai辅助系统,要求总部在c国找几个“托儿”,在《科技故事》的评论区里按照她设计的话术发表意见。
第二天,侯琳琳就在评论区里看到了自己策划的“读者评论”和跟帖:
“翼马的投资来自国外,看起来是h国的基金,实际上是a国背景。”
“真的吗?”
“这倒是真的,我的一个亲戚就在那个公司,内部人都清楚。但是这有什么关系吗?不都是在c国的企业吗?”
“这贴是哪个无脑跟的?现在a国都把我们当成敌人制裁了,你还觉得无所谓?”
“啊?难道说我们的科学家正在替a国卖命?”
……
侯琳琳心里明白,开始的几人应该是局里安排的托,后面的很多跟帖则是源于近年两国关系的紧张局面,民间越来越没有信任,已经在一批人中形成了全面对立的舆论风向。没几天,舆论关注的主题开始从交通的未来转向国外高科技投资对c国有没有风险。这个怀疑像一根钢针准准地刺痛了方远达最敏感的神经——当初他就是因为有c国背景而受到怀疑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