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15)气血大揭秘:从“高”到“沉”,全面解读身体状态(3/4)
定个性化的调养方案。
原文:卫气和,名曰缓。缓者四肢不能自收。荣气和,名曰迟。迟者,身体俱重,但欲眠也。缓迟相抟,名曰沉。沉者,腰中直,腹内急痛,但欲卧,不欲行。
卫气与荣气作为人体两大重要的气血系统,它们的和谐与平衡对于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至关重要。当我们谈及“卫气和,名曰缓”时,其实是在描述一种卫气调和但可能稍显慵懒的状态。这里的“缓”,并非指病态的迟缓或无力,而是指人体在卫气调和的情况下,肌肉、关节等运动系统处于一种相对放松、不紧绷的状态。然而,当这种状态过度时,可能会导致四肢不能自如地收缩与伸展,即“四肢不能自收”。这并非指真正的运动功能障碍,而是形容一种肢体活动不够灵活、略显笨拙的状态。
同样地,“荣气和,名曰迟”则是在描述荣气调和但可能带来的一种身体感受。这里的“迟”,并非指时间上的延迟或缓慢,而是指身体在荣气滋养下,表现出一种沉重、不愿活动的倾向。当荣气调和但过于充盛时,人体可能会感到身体各部分都沉甸甸的,仿佛被一种无形的力量所束缚,同时伴随着一种强烈的困倦感,即“但欲眠也”。这种状态虽然不一定代表疾病,但确实反映了人体在特定气血状态下的生理反应。
当我们谈及“缓迟相抟,名曰沉”时,其实是在描述一种由于卫气与荣气调和过度,导致人体机能下降、出现沉重不适的病理状态。
“缓迟相抟”中的“缓”与“迟”,分别对应着卫气调和导致的肢体活动不灵活(四肢不能自收)和荣气调和带来的身体沉重感(身体俱重,但欲眠也)。当这两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时,就会形成一种新的病理状态——“沉”。
“沉”状态的具体表现包括:腰中直(腰部僵硬,不够灵活),腹内急痛(腹部内部出现紧急的疼痛感),以及但欲卧、不欲行(只想躺着休息,不想行走活动)。这些症状共同反映了人体在卫气与荣气调和过度的情况下,出现的机能下降、气血不畅等问题。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沉”状态可能涉及多个脏腑的功能紊乱,如脾胃功能失调、气血运行不畅等。因此,在治疗上,我们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体质以及病情轻重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治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