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东汉孝子徐弘(3/6)
他转身走进厨房,偷偷地嚼食着草根。
这件事情很快传遍了乡里,人们都被徐弘的孝心所打动,纷纷称赞他“孝比古人”。徐弘的名字也因此被人们铭记在心,成为了当地传颂的佳话。
更难能可贵的是,徐弘侍奉母亲不仅在衣食,更在情志。吴氏因久病心情抑郁,徐弘便每日劳作归来,必为母亲讲述乡间趣闻,或背诵《诗经》中的温婉篇章。他见母亲思念亡夫,便将父亲遗留的旧书整理成册,闲暇时与母亲共忆往昔,以解愁思。一次,吴氏梦中惊醒,哭言梦见亡夫,徐弘竟在父亲忌日当天,徒步百里至郡府查阅父亲生平文书,将其官职、事迹详细记录,制成牌位供奉,使母亲得以寄托哀思。
在建康元年(144年),吴氏已经年过六十,不幸患上了风痹之症,导致她的手足麻木,行动十分不便。徐弘得知这个消息后,心急如焚,四处打听治疗方法。后来,他听说蜀地的深山中有一位隐士,擅长治疗痹症,于是决定背起母亲,踏上寻找这位隐士的艰难旅程。
蜀地的山路崎岖险峻,徐弘背着母亲,小心翼翼地前行。他担心母亲在软轿中会受到颠簸,便用竹篾精心编织了一个柔软的轿子,然后亲自抬着母亲,一步一步地向深山走去。
然而,天公不作美,当他们走到半山腰时,突然下起了倾盆大雨。雨水迅速汇聚成山泥,顺着山坡滑落下来,将他们的软轿深深地陷入了泥泞之中。面对如此困境,徐弘毫不犹豫地将母亲从软轿中抱出,然后用自己的背部当作垫子,让母亲稳稳地坐在上面,以避免被雨水淋湿。
尽管徐弘自己的脊背被山石划伤,鲜血不断地流淌,但他毫不在意,一心只想保护好母亲。就这样,他在雨中坚持了许久,直到雨势渐小。
经过三天的艰难跋涉,徐弘终于找到了那位传说中的隐士。隐士被徐弘的孝心所感动,不仅赠予他治疗风痹之症的秘方,还感叹道:“昔日姜诗夫妇汲水奉亲,今日你冒死寻药,蜀地的孝风,后继有人啊!”
从那以后,徐弘每天都会按照药方来煎药。为了确保药效最佳,他总是在三更时分就起床开始熬制。等到药熬好后,他会先耐心地等待药的温度适宜,然后才会小心翼翼地用勺子一勺一勺地喂给母亲服用。
除了煎药,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