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骨葬浮世(1/4)
东京湾的晨雾裹着咸涩的海腥味,秦明的皮鞋踩在潮间带的礁石上,鞋底与牡蛎壳摩擦出细碎的响。当地法医佐藤美和子的手电筒光柱扫过岩缝,苍白的手腕从海藻中伸出,腕骨处缠着褪色的布条,布纹里渗着樱花状的血迹。
“第三具了。”佐藤的日语带着关西腔,解剖手套捏住手腕轻轻拽动,整条手臂从泥沙中滑出,尺骨上刻着极小的平假名,“每个受害者都缺少锁骨,切口呈‘t’字形,符合武士刀斩击角度。”她转头时,耳坠的骷髅装饰晃出冷光,“更奇怪的是,尸体摆出‘骨葬’姿势——明治时期遗弃新生儿的仪式,肩胛骨拼成振翅状。”
大宝蹲下身,用镊子夹起腕骨布条:“布料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和服内衬,染料含朱砂和骨灰成分。”他突然抬头,“老秦,布条上的樱花纹,和‘颅骨学会’东京分部的徽章一模一样。”
东京警视厅物证课
显微镜下的锁骨断面让秦明瞳孔收缩:“切口边缘有显微镜才能看见的锯齿状纹路,是用改良版‘秦明式骨锯’造成的——”他调出三年前发表的论文,“这种锯齿间距,只有龙番市法医中心的定制器械才有。”
林涛的手指在键盘上飞掠,屏幕跳出国际刑警的协查通报:“东京分部三个月内失踪的三名华人,均与‘颅骨学会’亚洲区医疗基金有关。”他放大监控截图,戴能剧面具的身影抱着金属箱走进神社,箱角反光处,齿轮与手术刀的标志若隐若现。
“霍启明的克隆体技术,需要持续的新鲜骨骼样本。”秦明捏着染血的布条,樱花纹在灯光下竟组成极小的dna双螺旋,“他们在利用日本的‘骨龄鉴定黑市’,通过锁骨磨损程度伪造年龄,为克隆体提供合法身份。”
佐藤突然推门进来,手里挥着份碳十四检测报告:“第一具尸体的死亡时间被篡改过——通过注射放射性同位素,让骨龄检测显示年轻十岁。”她的视线落在秦明手腕的蝴蝶银链上,“贵国法医中心的霍启明博士,两周前在银座发表过相关论文。”
浅草寺的骨钟
午夜的浅草寺灯笼在风中摇晃,秦明的皮鞋踩过参道的石板,耳旁回荡着佐藤的警告:“每月初七,东京分部会举行‘骨钟祭’,用受害者的锁骨敲响百年骨钟。”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