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针灸(3/3)
疼痛感似乎减轻了一些。他感到膀胱的压力有所缓解。
中极穴位于下腹部,是任脉上的重要穴位。在中医理论中,中极穴具有调节泌尿系统、缓解膀胱充盈等作用。虽然中极穴在缓解膀胱充盈方面效果更好,但考虑到雍仁亲王的整体病情,俊仁选择了三阴交穴。俊仁意识到,如果在治疗盗汗和骨蒸的同时加针中极穴,可能会导致内息紊乱。内息紊乱可能会加重雍仁亲王的病情,甚至引发其他并发症。因此,他选择了更为稳妥的三阴交穴。
接着,俊仁又准备扎复溜穴,这有助于调节体内的水液代谢,进一步缓解盗汗和骨蒸的症状。”“放松,深呼吸。”说完,他将针扎入复溜穴。雍仁亲王:“嗷呜!”他再次感到疼痛,但这次他努力保持放松,没有像之前那样紧张。
复溜穴位于小腿内侧,是足少阴肾经的经穴,五行属金。它具有行气化水、温补肾脏的作用,是治疗水液代谢失常所致诸疾的要穴。在常象学理论中,复溜穴可以调节体内的水液代谢,有助于缓解盗汗和骨蒸的症状。复溜穴通过调节肾经的气血,有助于缓解这些症状。
之后俊仁又扎了阴郄穴,足三里和谷合穴。阴郄穴位于前臂掌侧,是手少阴心经的郄穴。在藏象理论中,阴郄穴具有调节心经的气血,缓解盗汗和心悸的作用。通过刺激阴郄穴,可以调节心经的气血,从而缓解盗汗和心悸的症状。
足三里穴位于膝盖下方,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在藏象理论中,足三里穴具有调节脾胃,增强体质的作用。通过刺激足三里穴,可以增强脾胃的功能,从而缓解盗汗和骨蒸的症状。
谷合穴位于前臂掌侧,是手太阴肺经的合穴。在藏象理论中,谷合穴具有调节肺经的气血,缓解骨蒸和盗汗的作用。通过刺激谷合穴,可以调节肺经的气血,从而缓解骨蒸和盗汗的症状。
雍仁亲王感到一丝疼痛,但这次的疼痛感已经明显减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