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兵出汜水(1/4)
不多时,丝竹管弦之声悠悠奏响,在袁绍袁本初的牵头下,众人开始商议如何讨伐董卓。其实在绝大多数人眼中,这一回讨董之战,胜利已然是囊中之物。
率先开口的自然是东道主曹操,“依我之见,我军可兵分五路。其一,选派精锐之师突袭汜水关,打他个措手不及;其二,派遣一支人马佯装强攻虎牢关,吸引敌军主力火力;其三,另遣一军绕道洛阳后方,实施突袭,扰其后方;其四,再派一路截断函谷关与洛阳之间的交通要道,断了董卓搬请西凉老家援军的念想;最后一路,则负责切断荥阳一线,将董卓的退路彻底堵死。”
这一番谋划,只要调度有方,即便无法斩杀董卓,也必定能让其元气大伤。
然而,袁绍作为盟主却当场否决了这个想法,大手一挥,声若洪钟:“何须如此繁琐,我等只管集结大军,正面强攻董卓即可,进军虎牢关,兵进洛阳城,定能将那董卓彻底碾碎!”
袁绍的提议以势压人。倘若众人齐心协力、奋勇向前,此计比起曹操的方案更为直接、也可以直抵黄龙。就当下情形而言,这也不是什么昏招,众人略作思索后,纷纷点头,表示赞同这一计划。
其实展昭觉得这就是袁绍以自身的威望与联军盟主的权势压人,不过倒是也可以。
毕竟如今主动权握在他手中,他想如何布局,旁人也只能依从。他决意要在虎牢关与董卓一决雌雄,大军压上,董卓也只能在虎牢关摆开阵势迎战,妄图毕其功于一役,从战略角度而言,竟然也是一条不错的阳谋。
紧接着展昭却是失笑,在座的众人各自心怀鬼胎,心思深沉,若是真说想要匡扶朝野的,恐怕也就曹,刘两人了,江东孙坚倒是也能称得上英雄。讨董不过是一场只能进行一半的胜利,或者说注定失败的胜利。
酒足饭饱,讨董的大战略已然敲定,孙坚主动请缨,领下先锋一职,出门点起兵马,直接杀向汜水关。而其余诸侯呢,则不慌不忙,慢悠悠地朝着虎牢关方向进发,在他们看来,这一仗“兵贵神速”并非取胜关键。董卓本部的西凉兵也就七,八万,算上天子守军,满打满算也就十万,三十万打十万,优势在我。
洛阳城中,董卓的咆哮声响彻天际,这位愤怒的诸侯已经被洛阳城内的安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