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变近的距离(6/11)
想先挂电话。
最终,还是陈明泊先轻声说了一句:“晚安。”
电话那头的万临声音轻柔:“晚安。”
通话结束的瞬间,房间里一下子安静了下来。
陈明泊拿着手机,指尖停留在屏幕上,看着通话记录,静默了几秒,才放下手机,伸手解开衬衫的袖扣,起身走向卧室。
这个夜晚,北京和新加坡相隔数千公里,但某种无形的距离,似乎比以前又靠近了一些。
接下来的几天,万临的生活节奏明显快了起来。
课程进入了紧张阶段,各种assignnt一个接一个,万临还要开始着手准备毕业论文,查阅资料、整理思路,再加上工作,万临现在连晚上的时间也被各种任务占据。她每天几乎不是在上课,就是坐在图书馆或者咖啡馆里埋头敲打键盘,连健身课都少去了几次。
和陈明泊的联系,也变成了一种不紧不慢的节奏。
两人并没有每天都聊天,但偶尔,万临会随口和他提起自己最近在研究的课题,或者抱怨某个论文选题太难。万临本来只是随口一说,没想到陈明泊会认真听完,还会主动提出一些自己的想法。
“你的论文方向是什么?”某天晚上,陈明泊在微信上问万临。
“关于东南亚地区金融市场的开放度,重点研究外资银行的进入壁垒和政策调整。”万临在图书馆,一边翻资料一边回复。
过了几分钟,陈明泊发来一条语音,语气淡淡的,却带着他惯有的清晰思路:“你可以看看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在这方面的对比,特别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的政策调整。再结合近几年外资银行的业务扩展,或许能找到一些有趣的切入点。”
万临听完,顿了一下,随即轻轻一笑。
她本来没指望他会这么认真地给建议,毕竟这对陈明泊来说只是一个学生论文的选题,可是陈明泊却能迅速理清思路,还给出具体的方向。
万临随手翻了翻自己的笔记,发现陈明泊的建议确实可行,于是回道:“你是随口一说,还是以前研究过?”
陈明泊回得很快:“这几年看过不少相关报告,算是了解一些。”
“那我还挺赚的,省了不少时间。”万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