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尼古拉一世的铁幕第3章 教育系统的思想牢笼(1/3)
【卷五】俄罗斯与拿破仑时代的冰与火(1799-1856)
第十八章:尼古拉一世的铁幕——第三厅的黑色档案(1825-1855)
第三节:教育系统的思想牢笼
在俄罗斯,尼古拉一世的统治时代,那是一个充满铁幕与阴影的年代。当欧洲的启蒙思想如潮水般汹涌澎湃,冲刷着旧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时,俄罗斯却像是被一层厚重的冰封之墙隔绝在外。而尼古拉一世,这位号称“欧洲宪兵”的沙皇,正用他那双冷峻的眼睛,警惕地守护着他的帝国,不许一丝异样的思想之光穿透这层坚固的防线。
而教育系统,这个本应是知识与思想自由翱翔的天空,却在尼古拉一世的手中,被编织成了一张巨大的思想牢笼。
一、从启蒙到禁锢
话说在尼古拉一世之前,俄罗斯的教育系统虽说不上多么先进,但好歹也有些启蒙的火种在闪烁。一些贵族子弟开始接触西方的科学、哲学和文学,他们的眼界逐渐开阔,心中也种下了追求自由与进步的种子。然而,这一切在尼古拉一世眼中,却是洪水猛兽,是对他那“神圣不可侵犯”的皇权的挑战。
1825年,尼古拉一世登基之初,便开始着手整顿教育系统。他深知,要巩固自己的统治,就必须从思想上牢牢掌控这个国家。于是,他下令成立了一个神秘的机构——第三厅。这个机构的权力之大,令人咋舌,它不仅负责情报收集、监视反叛分子,更把触手伸向了教育领域。
在第三厅的严密监控下,俄罗斯的学校成了一个个思想的监狱。教授们战战兢兢,生怕自己的一言一行会被视为“危险思想”的传播。学生们也如履薄冰,他们知道,一旦被第三厅盯上,等待他们的将是无尽的黑暗。
二、教材的“净化”
教材,本是知识的载体,是学生们通往知识殿堂的钥匙。然而,在尼古拉一世的俄罗斯,教材却成了思想禁锢的工具。第三厅的官员们精心挑选、修改教材内容,把一切可能引发学生思考、质疑皇权的内容统统剔除。
历史教材中,那些关于农民起义、贵族叛乱的记载被大笔一挥,统统抹去。取而代之的,是沙皇们的英明神武,是俄罗斯帝国的辉煌荣耀。文学教材里,那些充满自由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