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蒸汽战舰敲响的帝国丧钟第3章 文明绞肉机里的血色浪漫(1/4)
【卷五】俄罗斯与拿破仑时代的冰与火(1799-1856)
第十九章 克里米亚的硝烟:蒸汽战舰敲响的帝国丧钟(1853 - 1856)
第三节 塞瓦斯托波尔围城战:文明绞肉机里的血色浪漫
一、托尔斯泰的战地日记:贵族军官与虱子同居的365天
1854年的深秋,塞瓦斯托波尔这座城市被战争的阴云所笼罩。第二棱堡的堑壕里,弥漫着煮马肉那令人作呕的腥气。在这片弥漫着死亡气息的土地上,列夫·托尔斯泰中尉裹着那件沾满泥浆的军大衣,蜷缩在角落里。借着炮弹炸出的火光,他在日记中写道:“这里的虱子比法国狙击手更致命。”
这位日后将在世界文坛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伯爵少爷,此时正身处战争的最前沿。他与那些出身农奴的士兵们挤在一起,分享着同一块发霉的黑面包。他的口袋里揣着未完成的《少年》手稿,那是他文学梦想的寄托;然而,他的衣领袖口却爬满了灰白色的虱子卵,这是战争带给他的真实写照。
围城战就像一台无情的碾磨机,将原本清晰的阶级差异彻底碾碎。白天,托尔斯泰不得不时刻警惕着英军“红衣恶魔”的精准射击。那些英国步枪兵,身着红色军装,在战场上宛如鬼魅一般,他们的子弹如同死神的使者,随时可能夺走生命。托尔斯泰只能小心翼翼地躲避着,每一次呼吸都充满了紧张与恐惧。
到了夜里,当黑暗笼罩大地,他也无法得到片刻的安宁。土耳其雇佣兵在战壕外磨刀霍霍的声响,如同恶魔的低语,让他毛骨悚然。他只能在这令人胆寒的声音中,艰难地入睡,期待着新的一天不要那么残酷。
某次炮击过后,战场上一片狼藉。托尔斯泰眼睁睁看着隔壁掩体的少校被气浪掀飞,那场景仿佛是一场噩梦。少校军装的金扣子像爆米花似的嵌进原木里,这惨烈的一幕深深地刺痛了托尔斯泰的心灵。他在日记里自嘲道:“我们就像酒窖里的土豆,等着被炮弹削皮。”这句话充满了无奈与悲凉,也是对战争残酷现实的深刻写照。
而最荒诞的场景莫过于沙皇督战团的视察。某日清晨,十二辆镀金马车载着圣彼得堡的贵妇们驶入阵地。她们身着华丽的丝绸裙装,撑着蕾丝阳伞,在战壕间穿梭。她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