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日俄战争与1905年革命第3章 革命的余波(3/4)
,脸上带着得意的笑容。然而,伊万却愤怒地将罐头砸回他的脸上,大声斥责道:“你脖子上挂的是耶稣十字架,心里供的却是撒旦!”
斯托雷平的土地私有化政策,如同锋利的刀刃,彻底撕裂了俄国农村的社会结构:
1 富农们组建了“土地联盟”,还雇佣了武装护卫队来催收地租,他们的行为加剧了农村的贫富对立;
2 贫农们秘密恢复了“村社黑账”,在夜间集体破坏界碑,以此来表达对土地私有化的不满和反抗;
3 最激进的青年农民加入了社会革命党,他们用猎枪和土炸弹袭击地主庄园,试图用武力改变现状。
在喀山省,警察发现被吊死的村长尸体上贴着字条:“土地属于上帝,不属于银行。”在乌克兰,整村的农民集体焚烧自家房屋,高喊着“宁可化成灰,不给老爷当奴隶”。就连斯托雷平派出的调查官在密报中也无奈地写道:“每个村庄都像是一个等待引爆的火药桶。”
四、基辅歌剧院的致命枪声
1911年9月14日,基辅歌剧院里,《鲁斯兰与柳德米拉》的序曲刚刚奏响。在沙皇包厢里,尼古拉二世正兴致勃勃地为斯托雷平指点舞台上的布景:“这布景比冬宫的挂毯还要华丽……”然而,话音未落,前排突然站起一个身着燕尾服的青年——社会革命党杀手博格罗夫连开两枪,子弹无情地穿透了总理的胸膛。
斯托雷平踉跄着身体,艰难地划了个十字,朝着沙皇嘶吼道:“快走!”随后便栽倒在血泊之中。极具讽刺意味的是,凶手持有的警察局特别通行证,正是斯托雷平为了渗透革命党而推行的“密探特权”。
在这位“铁血总理”的葬礼上,农民代表悄悄地往棺材缝里塞了一把黑土,那是来自被他强拆的村社公地,这一举动饱含着农民对他的愤怒和怨恨。而流亡奥地利的列宁在得知这一消息后,竟破天荒地喝了半瓶伏特加,兴奋地说:“沙皇自断臂膀,轮到我们登场了!”
到1914年一战爆发前夕,斯托雷平改革所留下的遗产已然沦为笑谈:
- 西伯利亚的拓荒者中,有60逃亡到城市,成为了无产阶级,他们将成为未来革命的重要力量;
- 社会民主工党党员数量突破50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