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绞索与幻灭第2章 俄国在一战中的崩溃(3/4)
场上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危险,却得不到足够的装备和补给。而国内的民众也在战争的重压下生活困苦,物价飞涨,粮食短缺。整个国家陷入了一种混乱和绝望的状态,战争就像一台巨大的绞肉机,不断地吞噬着俄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三、王朝末日的倒计时
当沙皇在1915年9月宣布亲自担任总司令时,冬宫广场上响起了稀稀拉拉的“乌拉”。这与以往沙皇出行时民众的热烈欢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显示出民众对沙皇的信心已经大打折扣。皇后亚历山德拉把镶着拉斯普京头发的圣像挂在丈夫胸前,温柔地说:“亲爱的,那个圣僧说过,只要您亲自掌军……”然而,尼古拉二世不知道,此刻在喀山车站,愤怒的民众正在哄抢运粮车。这一事件表明,国内的社会矛盾已经到了一触即发的地步。
前线的士兵开始用“沙皇”来称呼德国人的炮弹,因为它们总是来得又准又狠。在明斯克的战地医院,截肢用的锯子已经磨得发亮。一个只剩左臂的老兵对护士苦笑:“姑娘,要是能把我的腿缝回来,我愿意用它换块面包。”这是多么心酸的话语,反映出士兵们在战争中的悲惨遭遇和对生活的绝望。
1916年深冬,彼得格勒的面粉价格暴涨了十倍。主妇们举着空锅在寒风中咒骂,她们的脸上写满了愤怒和无奈。而此时,冬宫的舞会依旧灯火通明。侍从们发现,皇后最近总在深夜独自祈祷,她面前摆着拉斯普京沾血的靴子。那个所谓的“神僧”刚刚被贵族们扔进了涅瓦河的冰窟窿。拉斯普京的死,并没有给俄国带来转机,反而让国内的局势更加混乱。
1917年2月23日,国际妇女节的游行队伍走上涅瓦大街。雪花飘落在写着“我们要面包”的标语牌上,像给这个帝国盖上了最后的裹尸布。当哥萨克骑兵拒绝向人群开枪时,三百年的罗曼诺夫王朝,终于听到了丧钟的回响。俄国在一战中的崩溃,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战争的失利、国内经济的崩溃、社会矛盾的激化,最终导致了这个庞大帝国的覆灭。
俄国在一战中的经历,是一场巨大的悲剧。它让无数的生命消逝在战火中,让国家陷入了混乱和动荡。这段历史也给后人敲响了警钟,战争是残酷的,它不仅会带来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会对一个国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