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帝国裂痕第3章 民意党的炸弹(3/4)
性。
他们所制定的“刺杀时间表”,至今仍然让人不寒而栗:
- 1879 年 11 月,他们精心策划炸毁莫斯科 - 克里米亚专列,可惜沙皇因临时换车,幸运地逃过了一劫。
- 1880 年 2 月,冬宫餐厅发生爆炸,11 名卫兵不幸身亡,整个冬宫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
- 1881 年 3 月 1 日,“民意党”迎来了他们的终极刺杀行动。
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在那个改变历史的雪天。当圣以撒大教堂的钟声敲响下午两点时,化装成奶酪商人的雷萨科夫果断地向沙皇马车投出了第一枚炸弹。爆炸声震耳欲聋,哥萨克卫兵瞬间被掀翻在地,但亚历山大二世却奇迹般地毫发无损。当沙皇下车查看伤员时,人群中有一个裹着厚围巾的孕妇引起了人们的注意。然而,谁也没有想到,她其实是民意党杀手格里涅维茨基,此时正抱着用《圣经》伪装的硝酸甘油炸弹,缓缓地朝着沙皇靠近。
一位目击者后来向《新时代报》描述道:“第二声巨响比雷霆更可怕,沙皇的双腿被炸飞到人行道上,行凶者自己的肠子挂在路灯杆上……”极具讽刺意味的是,就在当天早晨,亚历山大二世刚刚批准了设立“国民代表会议”的诏书。这份本可以为俄国开启君主立宪新时代的文件,最终却被沙皇的鲜血染成了废纸。(1881 年刺杀行动共消耗民意党 2800 金卢布,相当于当时 50 个工人年收入总和)
新沙皇亚历山大三世的加冕礼上,出现了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意外。东正教大牧首的权杖突然掉落,这一情景被人们解读为凶兆,仿佛预示着一场比严冬更加凛冽的反扑即将到来。曾参与改革的洛里斯 - 梅利科夫伯爵在被解职时,在日记里无奈地写道:“陛下(亚历山大三世)把父亲的血衣挂在办公室,像挂着战利品。”
此后,反动政策如暴风雪般席卷了整个俄国:
1 1881 年,《临时条例》颁布,警察拥有了不经审判就可以流放任何人的权力,这使得整个社会陷入了一片恐慌之中。
2 1882 年,《犹太人居住法》出台,重启了中世纪式的隔离政策,犹太人的生活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和迫害。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