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列宁的十月赌局第3章 内战的炼狱(1/6)
卷六 红色飓风:末代沙皇到苏维埃(1856-1991)
第二十三章 阿芙乐尔的炮声:列宁的十月赌局(1917 - 1924)
第三节 红色恐怖与白军反扑:内战的炼狱
一、契卡的铁幕:革命的血色齿轮
1917 年 12 月 20 日,彼得格勒的天空被浓重的阴霾所笼罩,凛冽的寒风如同一把把锋利的刀刃,裹着雪粒子无情地抽打着斯莫尔尼宫那扇扇陈旧的玻璃窗。窗外的世界仿佛被寒冷凝固,而在斯莫尔尼宫的走廊里,气氛同样紧张压抑。列宁嘴里叼着那早已熄灭的烟斗,他的眉头紧锁,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忧虑和坚定的决心。他在狭窄的走廊上来回踱步,脚步沉重而急促,每一步都仿佛踏在历史的节点上。
突然,列宁停下了脚步,他缓缓转过头,目光犀利地看向身旁的捷尔任斯基。这位波兰裔革命家身材挺拔,眼神中闪烁着坚毅和果敢。列宁的声音低沉而有力:“费利克斯,我们正处于革命的关键时刻,敌人在暗处蠢蠢欲动,阴谋如同阴霾般笼罩着我们。我们需要一把能劈开所有阴谋的斧头,来保卫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捷尔任斯基灰蓝色的眼睛里闪过一丝寒光,他毫不犹豫地回答道:“给我三天,斧头会砍到所有叛徒的脖子上。”他的语气斩钉截铁,仿佛已经看到了敌人被铲除的场景。
三天后,“全俄肃清反革命和怠工非常委员会”(契卡)正式挂牌成立。捷尔任斯基的办公室里弥漫着一种神秘而严肃的氛围。墙上挂着一张波兰革命家罗莎·卢森堡的照片,照片中的她眼神坚定,仿佛在激励着捷尔任斯基为革命事业不懈奋斗。墙角堆着从沙皇警察局缴获的刑具,这些冰冷的器具见证了沙皇统治的残暴,也成为了契卡打击敌人的一种象征。
契卡成立后的第一道命令是手写的,上面赫然写着:“凡私藏粮食者,视同反革命。”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粮食短缺是一个严重的问题,私藏粮食的行为不仅严重影响了民众的生存,也对苏维埃政权的稳定构成了威胁。当晚,契卡特工们如同黑夜中的幽灵,冲进了莫斯科粮商的宅邸。这座宅邸外表奢华,内部却隐藏着不可告人的秘密。特工们在书房的地窖里搜出了三十吨小麦,这些粮食足以让许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