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铁幕升起第1章 权力真空与路线之争(1/6)
卷六 红色飓风:末代沙皇到苏维埃(1856 - 1991)
第二十四章 铁幕升起:斯大林主义的锻造(1924 - 1941)
第一节 权力真空与路线之争:托洛茨基的流放与斯大林上位
一、列宁的陨落与江湖的暗涌
1924年1月21日,莫斯科的寒冬凛冽异常,刺骨的寒风裹挟着冰雪,呼啸着穿过克里姆林宫那高耸的尖顶。这座象征着苏联权力核心的宏伟建筑,在这寒冷的冬日里显得格外庄严肃穆。而此时,红场之上,列宁的遗体静静地安卧在灵柩之中,接受着无数民众的瞻仰与哀悼。然而,在这表面的悲痛与宁静之下,苏联权力中枢的暗流却早已汹涌澎湃。
列宁,这位伟大的革命领袖,如同苏联这台庞大机器的核心齿轮,他的逝世使得整个国家陷入了一种权力真空的状态。谁将接替这位“革命舵手”,带领苏联继续前行,成为了所有人心照不宣的终极问题。在当时的苏联党内,四大派系各自盘踞,形成了一种错综复杂的政治格局。
托洛茨基,作为“红军系”的代表人物,在十月革命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他担任军事总指挥,凭借着卓越的军事才能和领导智慧,成功地带领红军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被誉为“红军之父”。他手握红军大权,在军队中拥有极高的威望。然而,托洛茨基性格孤傲,他自恃才高,不屑于参与那些繁琐的权力斗争。他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军事战略和革命理论的研究上,认为只要能够坚持革命的理想和原则,就能够带领苏联走向胜利。这种性格特点使得他在政治舞台上逐渐陷入孤立,成为了众矢之的。
斯大林,出身于格鲁吉亚一个鞋匠家庭,虽然出身寒微,但他却有着超乎常人的政治智慧和权谋手段。他以“党务总管”的身份,悄然编织着自己的权力网络。他就像一只狡猾的蜘蛛,将自己的触角伸向了每一个地方党组织的任命权。原本“总书记”这个职位在苏联党内只是一个相对清闲的职务,但斯大林却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和手段,逐步将其变成了一个掌握着实权的枢纽。他通过对地方党组织的控制,不断扩大自己的影响力,使得越来越多的人聚集在他的周围。
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则代表着“元老派”。他们在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