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钢铁洪流第2章 斯大林格勒(3/5)
线绊雷、沸水陷阱和床垫弹簧当警报器,想尽一切办法来抵抗德军的进攻。他们在地下室养了只名叫“喀秋莎”的猫,每当猫毛炸起,就知道德军夜袭来了。这座千疮百孔的建筑,最终比巴黎凯旋门多挨了三千发炮弹。它成为了苏军士兵们钢铁意志的象征,成为了这座城市不屈精神的代表。
三、饥饿游戏:元帅的投降与帝国的崩塌
1943 年 1 月 30 日,保卢斯蜷缩在百货公司地下室,他的神情憔悴而绝望。收音机里正播放希特勒授予他元帅军衔的消息,这对于他来说,并不是一种荣耀,而是一种沉重的负担。“现在他们连自杀的借口都不给我了。”他对参谋长苦笑。地下室的最后存粮是半罐发霉的果酱,参谋们用刺刀刮着墙皮上的冰霜解渴。饥饿和寒冷像恶魔一样,折磨着每一个人。
希特勒的疯狂电报仍在涌入:“第六集团军要战斗到最后一人!”但冰天雪地里,连枪栓都冻住了。12 万德军伤员躺在露天冻土上等死,卫生员把吗啡换成毒药节省库存。这是一幅多么悲惨的画面,曾经不可一世的德军,如今却陷入了如此绝境。
当苏军坦克碾过百货公司前的冰雕群时(那些举着白旗的德军早已冻僵),保卢斯穿上干净制服,对镜子练习了三次投降的姿势。这是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时刻,它标志着德军在斯大林格勒的彻底失败,标志着纳粹德国的帝国开始崩塌。
这场投降的冲击波比炮弹更致命。柏林电台谎称“第六集团军全员玉碎”,但苏联人把保卢斯投降的照片印成传单,用飞机撒遍东线。德军战壕里开始流传黑色笑话:“元首说我们是超人?没错,超人在雪地里啃树皮呢!”这些笑话,反映了德军士兵们对战争的绝望和对纳粹政权的不满。
四、意识形态的淬火:从废墟升起的红旗
1943 年 2 月 2 日,崔可夫踏着德国元帅的佩剑走上红场观礼台。斯大林格勒的胜利被铸造成社会主义的精神图腾。《真理报》头版刊登了巴甫洛夫大楼前的升旗照片(虽然那面旗子半小时后就被炸碎),电影厂用德军钢盔当道具拍摄《斯大林格勒大血战》。这些宣传活动,让斯大林格勒的胜利成为了苏联人民心中的骄傲,成为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生动体现。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