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忽悠师傅预测双灾(1/4)
张夫人琢磨一路,回想王氏夫人在她含蓄表达欲结亲时的表现,猛然醒悟对方确实有心结亲,不过不是嫁女而是娶媳。
回家后赶紧和张守备商量。张老爷想起刚押运粮草走了的周家二公子,他还曾极口夸赞过。现在一听夫人说,周家欲给那小子讨自己的宝贝闺女,忽然觉得他也没原先赞的那么好了。
又听夫人叨叨,虽有点遗憾没能给儿子讨个好媳妇,不过要是能给女儿找个好婆家也足以弥补了。心里更是有点不痛快,但又不好扫夫人的兴,只说周家肯定马上就返乡,反正孩子们岁数都不大,亲事以后再议吧!
周家确实很快就返乡了,三爷的时间紧,姝眉都没来得及和张晴辞行。只着人送信说明缘由,并约以后常书信。
回乡祭完祖,三爷把自己以后的安排,秉明了父母。周老太爷和老太太对儿子的决定都不干涉,只是在听三爷力请父母亲去京城,说是那里的环境特别适合母亲养身体时,赵老太太拒绝了,故土难离,她一把年纪不想再折腾。让三爷只管带王氏和孩子们去,她就和老太爷在老家养老,哪儿也不去。
三爷说这也是大哥的意思,三爷夫妻苦劝,也没能动摇老太太的坚持。听说后的姝眉表示愿意在家陪祖父母,替父母尽孝。开始老太太也断然拒绝,后来不知想到什么,居然同意了,不过要三爷在京城给姝眉找个好师傅,好让姝眉就算在乡下,各种能力也不比城里的大家姑娘差。
等霁哥儿也闹着陪祖父母和姐姐时,那就是全家齐齐反对了,他是男孩子,年龄也足够上学了,在京城有更好的书院,那里的教育水平是乡下绝对比不上的。
于是一家人又再次分离,很快三爷携妻带子和父母闺女分开,去京城和长子汇合去了。
今年北方的春天格外短暂,似乎刚一露头,就被身后的盛夏一把推开。盛气凌人的酷暑便统治了一切。
周家大院三房内,三爷给姝眉从京城请来的师父曹姑姑,看着因为热咋舒服咋待着的四姑娘,无奈的直皱眉。
曹姑姑原是一个落魄官宦人家的大小姐,被继母以生活艰难,替她谋条生路为由送入宫,苦熬到出宫的年龄,也不好婚配,又怕再次被家人出卖,索性没归本家。
因其琴棋书画,学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