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叉烧包案(1/3)
刘奶奶摇着蒲扇,浑浊的眼睛在煤油灯下忽明忽暗:\"孩子们坐稳了,这故事发生在1977年9月8日清晨5:39分\"
1977年9月8日清晨5:39分,天气闷热得仿佛能拧出水来。晨雾未散的梧桐巷,王大爷的bp机突然发出刺耳蜂鸣。他摸着腰间的老式机械表准备晨练,忽然听见附近马路上传来一声闷响。大爷急忙跑去查看,双腿瞬间软得像面条——一具尸体如同融化的肉泥般摊在柏油路上,诡异的是周围竟没有任何车辆碾压的痕迹。法医报告第17页标注:死者血液中抗凝血剂浓度超出致死量300,肝脏呈现诡异的再生性增生。
同天下午,市立医院停尸房管理员老周擦拭着那台1975年进口的实验性监控设备,镜头正对着3号冰柜。生锈的钥匙孔里,凝固的桂皮油在紫外线灯下发着微光。当他用钥匙转动柜门时,裹着碎花连衣裙的女尸突然倾倒,胸腔里解冻的叉烧包渗出油汁,在瓷砖上蜿蜒成诡异图案。老周扶墙干呕时,手机滑落恰好拨通报警电话。
二十分钟后,法医赵雷站在解剖台前,手术刀划开胸腔的瞬间,甜腻的桂皮香混着腐肉气息扑面而来。死者是27岁的药剂师周瑶溪,肝脏表面附着的透明结晶与三个月前连环碎尸案受害者体内的未知物质完全一致。更诡异的是,她右手紧攥着半枚梅花扳手,金属齿间挂着几缕泛着幽蓝光泽的合成纤维发丝。
\"合成纤维。\"赵雷用镊子夹起发丝时,停尸房金属门被撞开。刑警官郑巧真浑身湿透冲进来,警徽上的雨水滴落在解剖报告上:\"监控显示,凌晨4:21有人推着装尸车经过走廊。\"两人来到监控室,定格画面中模糊身影让赵雷注意到死者手腕内侧的月牙形疤痕——与梅花扳手齿痕吻合。他指着屏幕上被风吹起的发丝:\"这种金属冷光,和三个月前碎尸案现场的纤维成分相同。\"
郑巧真在雨幕中狂奔,皮鞋踏过积水时倒影闪过尸体扭曲的轮廓。某医院叉烧店霓虹灯在暴雨中滋滋作响,店主擦拭竹制蒸笼的手突然顿住:\"周瑶溪每周三都来买加桂皮粉的叉烧包。\"竹节的螺旋纹路与肝脏切片上的结晶排列完全吻合。店主用围裙擦手时,袖口露出和周瑶溪相同的月牙形疤痕。
冰柜警报声刺破雨幕瞬间,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