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科举筹备(2/3)
在此商议科举之事,特来听听你们的想法。”
李承乾恭敬地说道:“父皇,儿臣与房大人正在讨论科举筹备的细节。此次科举事关重大,我们正努力确保一切都能尽善尽美。”
李世民微微点头,看向房玄龄道:“房爱卿,你有何高见?”
房玄龄拱手道:“陛下,臣以为此次科举应明确考试科目,既要考经史子集,也要考察策论。同时,考官的选拔务必公正严格,不可有丝毫偏袒。对于参考学子的资格审查也应严谨,严查家世背景,扶持贫寒学子。此外,还需制定严格的考场纪律,以防作弊。”
李世民听后,沉思片刻道:“嗯,你们考虑得很周全。科举乃国家选拔人才之大事,不可马虎。朕记得当年朕初登皇位之时,人才匮乏,国家治理面临诸多困难。如今,科举正是我们招揽人才的大好机会。”
李承乾说道:“父皇所言极是。儿臣定当全力以赴,筹备好此次科举,为国家选拔出真正的栋梁之才。”
李世民看向房玄龄道:“房爱卿,你觉得此次科举可邀请哪些贤能之士担任考官?”
房玄龄思索片刻道:“陛下,臣以为可邀请一些德高望重、学识渊博之人担任考官。比如,大儒王通,他的学问和品德皆为世人所称道。还有,尚书左仆射杜如晦,他为官清正,且对人才选拔有独到的见解。”
李世民点头道:“好,就依你之言。那对于考场的设置,你们有何想法?”
李承乾说道:“父皇,儿臣觉得考场应设置在宽敞、安静之处,以便考生们能够专心答题。同时,要加强考场的安保措施,防止外人干扰。”
李世民满意地说道:“不错。还有,对于考生的食宿安排也不可忽视。要确保他们在考试期间能够安心备考。”
三人又就科举的诸多细节讨论了许久,直至日落西山。
“房大人,今日与您一番商讨,本太子心中明朗许多。科举之事,定要筹备周全。”李承乾说道。
房玄龄拱手道:“殿下用心,大唐幸甚。”
李世民微笑着说道:“承乾,此次科举筹备,你当尽心尽力。朕对你寄予厚望,望你能为大唐选拔出真正的贤才。”
李承乾恭敬地应道:“父皇放心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