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写故事第495(2/2)
位在北京打拼的程序员连夜赶到售楼部:“在北京,200万连五环外的老破小都买不到,这里却能给我一个未来!”
而在公寓的样板间内,智能家居的演示让参观者大开眼界。当模拟住户说出“我想吃沙拉”,厨房的机械臂立刻从空中农场采摘新鲜生菜,搭配ai推荐的酱料;夜幕降临时,窗帘自动调节透明度,将光伏板转化为巨型显示屏,播放着定制的星空投影。“这哪是房子,分明是一个会赚钱、会生活的智能伙伴!”一位退休教师感慨道。
随着销售热潮的推进,公寓住宅区的社会效益也逐渐显现。周边的物流、餐饮、零售等行业迎来爆发式增长,星宁与当地政府合作推出的“智慧社区”项目,将医疗、教育、养老服务全部接入智能系统。“住在这里,连孩子上学、老人看病都不用操心。”物业人员展示着社区app,“ai会根据需求自动预约医生、规划路线。”
深夜,我站在公寓楼顶的观景平台,俯瞰着灯火通明的社区。光伏幕墙在夜空中闪烁,宛如一片璀璨的银河;空中农场的led补光灯下,机械臂仍在不知疲倦地工作。手机弹出消息,阿台地区的地产商发来紧急合作邀约,希望复制滨海新区的公寓模式。老祖宗说“安居方能乐业”,星宁用科技打造的不仅是住宅,更是一种可持续、有尊严的生活方式。这场始于住房的变革,正在重新定义人们对“家”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