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选官……由民?”(1/4)
街道两旁的房屋,虽然算不上多么富丽堂皇,却也排列整齐,墙面粉刷得干干净净。
更让房玄龄心头微震的是,街上行走的百姓。
他们穿着打着补丁的粗布衣服,但精神头却很足。
脸上没有他一路西来所见的那种灾民特有的麻木和绝望,反而……带着一种忙碌而充实的劲头。
这……真的是那个奏报里,旱灾严重,民生凋敝的房源县?
马车在县衙门口停下。
一个穿着短打劲装,看起来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带着几个吏员快步迎了上来。
年轻人皮肤是健康的麦色,眼神明亮,脸上带着一种不卑不亢的笑容。
“下官房源县令苏沐,恭迎中书令大人!”
声音清朗,带着年轻人特有的活力。
房玄龄下了马车,目光不动声色地打量着眼前的苏沐。
这就是那个写出“罪己诏”奏疏,又献上几十车精米的年轻人?
看起来……确实不像个循规蹈矩的官场之人。
“苏县令,不必多礼。”房玄龄的声音保持着一贯的平和,“陛下命老夫前来,查验粮食事宜,以及……询问一些情况。”
“大人里面请。”苏沐侧身引路,动作干脆利落。
县衙不大,布置简单却很干净。
分宾主落座,上了茶水。
房玄龄直接切入正题:“苏县令,太极殿上,老夫已见过你献上的精米。陛下与朝臣,皆为震惊。如此精米,确是罕见。那几十车粮食,如今也已入库。”
他顿了顿,看着苏沐:“老夫想知道,此等稻种,从何而来?又是如何在这凉州旱地,获得丰收?”
苏沐笑了笑,回答得十分坦然:“回大人,稻种是下官偶然得之,发现其颇为耐旱。至于种植之法,也非什么秘术,无非是深耕细作,改良水利,加上一些……嗯,特殊的肥料。”
“特殊肥料?”房玄龄捕捉到这个词。
“对,就是一些改善土质的东西,可以让贫瘠的土地,也能长出好庄稼。”苏沐解释道,没有深入细节。
“信中所言,此法推广开来,凉州乃至大唐的粮食产量,能翻几番?”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