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在路上(2/4)
火车汽笛响彻云霄,站台上的知青,匆匆上车。
约莫一分钟,车轮缓缓向前。
顿时,站台上,车厢内,哭声、喊声,一浪又一浪。
三兄妹也跟着火车小跑起来,秦晓溪更是高声喊了一嗓子。
“三哥,保护好自己。”
一出口,便隐匿在周围嘈杂中。
秦青川没听见,也能猜到,再次挥了挥手。
随着车速加快,窗外喧嚣不再,唯有车厢内,女哭男默。
正暗暗伤感,郑明亮拎着行李,来到跟前,和对面男生商量。
“同志,里面是我三哥,咱俩能不能换个座,我座位就在后边第三排。”
说着,还伸手指了指。
男生没有说话,点了点头,缓缓起身。
五分钟后,郑明亮靠在座椅,幽幽叹息。
“三哥,第一次离开京城,心里感觉空落落的。”
秦青川侧目,沉吟片刻,温声安抚。
“只身远行,背井离乡,有些迷茫很正常。”
对面,坐着两位女知青,其中一位擦了下眼睛,脆生生插了句。
“同志,你不难受么?”
秦青川讪笑一声,摊了摊手。
“难受,但我也知道难受没有用。”
女知青若有所思,点了点头。
“也对,你好,认识一下,我叫唐瑶瑶,唐宋元明清的唐,《诗经》维玉及瑶的瑶。”
闻听此言,秦青川不禁仔细打量几眼。
倒不是少年的心躁动,而是自我介绍值得回味。
瓜子脸,柳叶眉,搭配微眯的桃花眼,可爱中带着点清纯。
皮肤白里透着红,衣着得体而又新。
举止落落大方,出口就是《诗经》。
考虑近十年风气,肯定不是文化世家,怕是父辈不简单啊。
要知道,中层干部,给子女安排工作,不要太轻松,基层老百姓,又养不出这样的气质。
再结合下乡,而不是当兵,大概率是刚刚复用的大员,谨小慎微,坚持原则吧。
倒是可以结交一番,老话不是说了么,多个朋友多条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