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拉拢夜不收,他要做大做强(1/4)
一行人进入墩堡。
武长风站在围墙内,一股说不出来的难闻味道迎面而来,不知是牛马粪味,还是生活垃圾的酸臭味,总之一股说不出的味道,整个墩内可说用肮脏,污秽来形容。
一个不大的空间,连墩军家口数算在内,十几个人的吃喝拉撒睡都在内中,而这些墩军们又不是什么高雅人士,自然对卫生不是那么讲究,这让里面是垃圾满地,蚊蝇横飞,让人眉头大皱。
沿着围墙内,左侧筑有一排的墩军住房,住房旁有一口水井,不过井水早已干涸。在围墙的右侧,还有羊马圈与仓房等建筑,堆放着一些墩台物资。
此外在正对着门口的墩台旁,更竖立着一块石碑,上面记载着靖边墩守军与妻口姓名,此外还详列着墩内火器,器械,家具等情况。
武长风看了一眼,石碑之上大致罗列着整个堡内都有哪些士兵,家属,器具等记录。
没什么看头。
这种石碑在大明每座墩台都有设立,用意是防止守墩军士逃跑及日后如数验收,而每位墩军妻室的随同居住,是出于让守墩军士安心戍守的考量。
堡内的每间房内有火炕,外有锅灶水缸碗碟等物,供墩堡内守军及家口所用。由于年久失修,这些房屋大多破烂漏水,门窗损坏,典型的危房。
这一排房中,位置最好,阳光最充足的便是武长风眼前这间房了,不过也只保证门窗及屋顶不漏水进风罢了,陈旧是免不了的。
这让武长风想起和谐社会工地上一些民工的板屋,简陋,低矮,门前歪歪斜斜挂满了墩军及妻口们的破烂衣裳,还有各样奇奇怪怪的东西。
李大勇和韩猛就躲进一个屋子,嘀嘀咕咕不知在商量什么。
武长风差不多能猜测到,这次李大勇可能要被宰,多少得放血出来。
他在墩堡内游荡一会。
所见的守望军均是毫无生气,眼窝深陷的麻木面孔,一脸懒散靠坐墙壁晒太阳。
他们的军服鸳鸯战袄也是破破烂烂。
按《大明会典》本该三年一赐的赭红战袄,如今边墙墩堡里能穿件完整裲裆的都算体面,不过此时大明很多边军的战服怕是十年都没有换过了,武长风身上的军服同样是破破烂烂,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