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要在青史里挣个座次(3/4)
话,身后的郑秀娘睁大眼睛不是很明白,霍氏却是赞许地回头看了武长风一眼。
杜甲长涨红了脸,一甩袖子,转身回走。
其他村民也没了看热闹的心情,纷纷散去。
武长风一家也只能帮到这里了,安慰几句杜明月便离开,出了村子。
武家的田地位于青阳村的东南面,由于灌溉不便,这里的土地相对贫瘠。
此时正是冬麦耕作时节,许多村内的人都在田地里忙着,翻地、浇水、运肥,播种,田间尽是佝偻劳作的背影。
武长风随母亲来到自家的田地中,龟裂的田垄蒸腾着苦涩的土腥气。
时间耽误不得。
一家三口当即下地干活刨食。
三人干到中午,都是汗如雨下,霍氏越见苍老,郑秀娘脸色更白,身子看起来越加瘦小。
忙到太阳西斜时,郑秀娘回去做晚饭,然后又匆匆送来,顺带送来了武长风的弓箭与长枪。
眼下鞑子流寇肆虐,一个人在野外不可不防!
晚饭三人仍是在地头吃,吃完后霍氏与郑秀娘回去,毕竟劳动强度颇大,武长风则是在地头继续挑水,他一趟趟地来回奔走,残月像把豁口的镰刀悬在天际,隐约可见四边空旷的原野。
一股苍凉的感觉涌上心头,武长风站立当场,神情有些痴了。
一连耕种几天后,总算将家里的田地弄完。
他还算幸运的,若是在墩堡当守望军,还得优先给甲长种地,然后才轮到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前提是有的话。
这也是为什么当初在墩堡那些守望军见补给一根毛都不留下,而李大勇开口让他们种自己的田地,瞬间不在闹事的根由。
农活很累,也很锻炼人,武长风黑了很多,不过身体更加壮实,目光更为沉稳,那句话说得对:“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武长风相信苦日子终会过去。
……
第十天,武长风早早起来,原本想再去田地将一些琐碎的活都弄完,省得老母和郑秀娘在干活。
但不曾想。
还未出门。、
门外就传来叫喊:“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