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准备嫁妆(2/5)
。”
傻柱好奇地问:
“你说这池塘这么好找的吗?上回可是打了三百多斤鱼!”
易卫东随口糊弄了几句,说:
“哪有什么池塘,上回是在坟窝那儿捞的,别人都忌讳,不愿靠近。”
如此一说,总算是打消了傻柱的疑虑。
只是这件事让易卫东暗自头疼,早知道就不答应范主任的要求了。
心里决定,再帮最后一次忙就完事了。
晚饭结束后,易卫东倒了些温水开始刷碗,一位大爷推门进来了。
“一大爷,您吃过饭了吗?”
易卫东问道。
“吃过了,谢谢卫东。”
那位大爷笑着说。
傻柱急忙请一大爷坐下,倒上一杯热茶,关切地问:“大爷,这事儿打听清楚了吗?”
一大爷喝了口茶,缓缓说道:“这事可不好办。街道说现在的政策是——要是有正式工作,就能落在市里的户口;可如果没有工作,只能落郊区的户了。”
傻柱一听愣住了,这过了雍和宫那桥,如今全算郊区地界儿。而市里上班的人自是不会瞧得起城外的“泥腿子”
。问题是,要在城里找份工作又谈何容易!况且岗位早就被占满了,即使有人退休,也都是自家孩子接班。比如秦淮茹,她丈夫过世后,就是靠顶他的班才有了份学徒工的活计,每个月领着二十七块五毛钱的微薄工资。
----
易卫东听见他们在讨论上户口的事,刷完碗后便坐在一旁听着。傻柱又追问了几句,最终确认,没有工作就不能落市里户口。一大爷补充道:“如今京城没工作的都(安置)啦。街道说了,要是直接把户口迁上来,就得立刻安排(就业或下乡)。所以要上市里户口就得先找到一份固定工作才行。”
原来如此!易卫东也是到京城之后才晓得,这一制度从56年就已经开始实行了,主要就是为了应对城市里无业人员的问题。只是过去涉及范围较小,普通人并不太了解罢了。假如迁入市内却无法解决就业问题,那么就会直接分配他下乡。与其这样,还不如不上户口呢!
傻柱不死心,继续追问:“大爷,就没有其他办法了吗?”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