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有何对策(3/5)
吃过了。哟,卫东还学会蒸馒头了呢!等过两年,大妈给你介绍个姑娘成不?」
易卫东微微一笑,岔开了话题:「大妈,早上怎么想起来找我们了?」
大妈笑道:「我瞧秦姐和槐花还没回来,就想问问傻柱的情况。谁知道这小子还没醒呢!」
易卫东无奈摇头:「我也忘了哥啥时候进来的,要不等他醒了,我再去跟您汇报吧。」
大妈在旁边坐了一会儿,随口问了些小事,试探起易卫东的近况,但他巧妙地敷衍过去。最后大妈摆手说:「卫东,你就忙你的吧。既然傻柱还没起,那我就回去了。」
看着大妈远去的背影,易卫东心里疑惑:今天怎么怪怪的,一大早就这么多事,也不知道她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等他蒸好了馒头,再熬上锅白薯粥,这才叫醒了傻柱。易卫东开口便问:「哥,昨天槐花怎么样了?刚才一大妈还来打听呢!」
傻柱伸了个懒腰,说:「到了医院,槐花烧到39度,直接打了吊针,我还帮忙交了钱。后来医生说是没什么大事了,我才回来的。」
易卫东本想问医药费花了多少,想到当时紧急救助,也没好意思细算。可谁知随后得知真相——昨晚傻柱为这事忙活了一宿,还主动掏了2块钱给秦淮茹作押金!
院子里住的上百号人,秦淮茹独独找傻柱帮忙,难道不是因为他好糊弄?老母鸡被偷了都没找回来,却让他交钱伺候寡妇一家。傻柱天天对她家的事上心,简直是把她们当成了亲人家。
大伙儿暗地里都抱怨,要是真打算嫁,早点说也行;要是不想,就别总耽误傻柱谈对象。每个撮合的对象都被破坏掉了,这才是让人最不满的地方!
经过几天观察,易卫东也看出来了一些门道:整条巷子里也就只有易中海大爷还算富裕些,二大爷稍次一点罢了……
在大多数家庭中,几乎没有多余的积蓄。一个人的收入往往需要负担全家几口人的生活开销,而一家几口人可能只挤在一屋子,睡的是上下铺铁架床,这已经成了司空见惯的现象。即便如此,像阎埠贵这样的教书匠,工资虽不丰厚,但养育了三个孩子,也没有靠外界救济,一样熬过来了。
秦淮茹习惯了从傻柱身上获取经济支持,她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