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1/3)
“糟老头子,你把话给本世子说清楚……”
“明明是我先入的师门,凭什么要我当师弟?”
“我不管,这师兄我当定了!”
雾隐居远离尘嚣,本是幽僻安静之所,但每每宁毅到来,这里总会多了几分生气。
想来道隐老头儿也极享受他的喧闹,此刻不理不睬,只拉着陆逸到一旁温声叙话。
“你既不精于经史子集,缘何在作诗一道上独有建树?”
“那《将进酒》一出,老头子我半生诗作怕都要化作废纸,日后再不敢提什么诗酒双绝咯!”
老头子半生诗酒,却没想在诗酒二道上被陆逸强压一头,显然颇有感触。
好在他看来是个豁达大度的,当下只温声感慨,并不愠恼羞耻。
陆逸心中有愧,却不好将抄袭实情道出,只讪笑道:“作诗一道,往往妙手偶得,看重的是契机际遇。单论诗才,我毕竟后生晚辈,那是万万比不过师傅的。若再让我做百次千次,怕也难写出《将进酒》这般诗篇。”
道隐老头含笑捋须:“你也不必过谦,单论诗酒才情,你已堪称化境,自也无须我这师傅来教。不过嘛……”
他眼眸微动:“你既身负才情,将来许有入朝希望。老头子我便考教,看看你是否有跻身仕途的前途。”
陆逸哪里懂如何当官,他对大宁朝的官制都一知半解,可既然这老头子愿意点拨,想来不是坏事:“还请师傅指教。”
道隐嘿嘿一笑,一边喝酒一边思虑着:“近来朝堂之中,都在议论一件大事。说是西、秦二州经去年雪灾后损失惨重,陛下有意在那二州开掘河道,连通宁水,用以改善当地民生……”
说是离世隐居,但这道隐就住在京郊,平日访客又全是朝堂公卿,要想了解最近时务再简单不过。
陆逸倒没听说这事,却是一旁咋咋呼呼的宁毅也凑上来点头:“这事连我那父王都知道,说是陛下有意耗花费重金,彻底根治西北贫困积弊。”
道隐点了点头,点了点宁毅:“问题的关键,就在这“重金”上,我朝近来多灾多难,国库本不丰盈,近来还要抽拨大笔钱粮,用以西北二州的雪灾善后事宜。当下再斥巨资修河道,势必劳民伤财。”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