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威国(3/6)
低下高贵的头颅,向马琳苦苦哀求,表示愿意主动禅让皇位以求保住自己和全家老小的性命。起初,马琳还有些犹豫不决,但在徐坤接连不断地恳请之下,又碍于情面不好再三拒绝,最终只得勉强应承下来。并且,马琳还当场承诺会放徐坤及其一家人平安回到乾朝,让他们得以保全性命。
话说至此,威国之主已然确定为马琳。这位新皇登基之后,对于治国理政之事,多有倚重其麾下的军师——也就是日后权倾朝野的宰相方敬礼。
某一日,方敬礼向马琳进言献策道:“陛下,如今局势错综复杂,依臣之见,咱们威国不如暂且依附于强大的乾国,以保国内安宁。具体而言,可承诺每年向乾国进贡三十万斤食盐、十万斤精铁以及一万匹麻布,并将被囚禁的二十三皇子徐坤送还,如此一来,双方或能达成和平共处之局面。”
马琳闻听此言,略作沉思后,觉得此计甚妙,遂采纳了方敬礼的建议。而此时的乾朝,正因内乱频繁而自顾不暇,对于威国所提出的条件,自然是全盘应允。
紧接着,马琳又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他昭告天下,册封方敬礼的女儿方丽质为皇后。自此以后,马琳对方敬礼更是信任有加,甚至逐渐将朝政大权下放给他处理。
在接下来的十几年间,尽管威国地域狭小,仅有三州之地,但在马琳和方敬礼的共同治理下,倒也呈现出一片繁荣昌盛的景象。这里不仅没有遭受战火的侵扰,反而吸引了上百万来自东部地区的民众前来安家落户。这些人当中,既有因土地兼并而失去生计的贫苦百姓,也有饱受饥饿折磨之人,还有那些为躲避战乱而四处奔逃的人们。此外,一些大家族为了确保家族血脉得以延续,纷纷派遣分支来到威国定居。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威国的经济愈发繁荣起来。各行各业蓬勃发展,尤其是盐业和铁器制造业,更是声名远扬。
然而,在此后的三四十年间,天下局势风起云涌,各路豪杰、英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威国却始终坚守着自己的立场,既不对外扩张领土,也不参与各方势力之间的纷争,只是专注于经营盐铁生意,冷眼旁观着外界的风云变幻,宛如世外桃源一般。
马琳后代也一直秉承这一原则。
潘飞本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