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爵位和河西郡(5/6)
另一名大臣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这位李三一确实太年轻了,官升一级也就行了。毕竟他才入伍一年多时间,资历尚浅啊。”
“开疆拓土的不世之功,官升三级,直接封个侯爷也不为过。”另一个武将站出来道。这些朝堂之人,或许新老阶层平常有个什么看不惯,大是大非上还是分得清,该有的功劳不能丢,要不传出去,以后还怎么带兵。对于文臣的不屑是非常看不惯的。
“直接封侯爵确实有些过分了,毕竟他还如此年轻,若是再立下战功,比如打下一座城池,难道还要封他为王不成?”又一个文官站出来,满脸忧虑地说道。
“哈哈哈,这有何不可?”有人立即附和道,“若是你能统率五百士兵,攻下一座拥有百万人口的城池,封你一个异姓王爷,那也是理所应当的嘛!”
“对对对,现在他不过是个男爵,封个子爵也不算过分吧。”
……
一时间,朝堂上文武两派官员吵得不可开交,互不相让。
经过整整一个时辰的激烈争论和讨价还价,关于李三一的封赏终于有了一个大致的定论:
“爵位提升两级,由男爵升为伯爵;将大夏关口更名为大武北关口;任命李三一为校尉,统领五千户;食邑八百户,其封地范围为马坊镇至北关口方圆百里。”
“至于封地的名称,就定为河西郡吧,这里将作为李三一伯爵的封地。每年需向朝廷缴纳赋税一千两,战马一百匹,而所有官员的任命只需向朝廷报备即可。”
经过一番激烈讨论,最终决定由礼部左侍郎崔建成和兵部右侍郎岳转利率领一支队伍前往大武北关口宣读圣旨。
这支队伍的护送力量相当强大,由两个五百户长负责。其中一个五百户长将负责来回护送,确保整个行程的安全;而另一个五百户长则会留在边关要塞——北关口驻守,以维护当地的治安和稳定。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驻守边关的人员安排并非偶然,而是武将们深思熟虑后的结果。他们看到了李三一在最近两年中的卓越战绩,心生羡慕,也想从中分得一杯羹。于是,他们从禁军中临时抽调出一支队伍,军官们基本上都来自各个武将家族的庶子。对于这些人来说,获得小旗、总旗、百夫长等官职并非难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