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指望赵构,不如我自己来(3/5)
像是他自己。
然后,他就忽然想到一种可能性:宋朝有一些皇帝,登基之后都会改革冷僻字的名字,为的就是减少民间百姓避讳皇帝的负担。避免常用字成了皇帝的讳、天下都不能用这个字。
有没有可能,宋孝宗的父亲就是叫赵子称,只是因为后来成了皇帝的生父,被改了冷僻字呢?
意识到这点后,赵子称却没有丝毫庆幸,反而觉得压力更大了。
原因无他,如果自己真是宋孝宗的父亲,那么眼下距离自己那位历史上后来当了皇帝的儿子出生,至少还隔了七八年呢。
如今自己的人生轨迹已经变了,将来娶的老婆都未必是原本历史上的老婆,谁能保证生出来的儿子还是历史上那个儿子?
就算将来生的儿子还是历史上那个,自己能保证他将来被赵构收养、成为宋孝宗吗?
这一切全都没有保障。
而宋孝宗历史上也算是南宋少有的好皇帝了,他给岳飞恢复了身后名,也主持了北伐,虽然没打赢,但本意是好的。
要是自己把宋孝宗弄没了,将来如果还是赵构当皇帝,而赵构最终选了个更不堪的继承人,说不定大宋和天下汉人百姓都会提前陷入更深重的灾难,连一点中兴的希望都看不见。
那自己岂不是成了历史的罪人?
刚想到这一点时,赵子称内心颇为痛苦。但是在苦练了一天剑术后,他突然福至心灵想明白了一个道理。
既然自己有可能把宋孝宗搞没了,那自己就要担当起这个历史责任!
与其指望赵构传位给自己尚未出生的儿子,不如他自己来!
不管用什么手段,自己将来在靖康之变中,只要扛起抗金的大旗,担当起民族救亡的重任,将来再自己传位给自己儿子,问题不就解决了么!
当然,这只是一个刚刚在他心中萌发、还极不成熟的念头,他可以往这个方向努力。
至于结果么,但尽人事,各听天命。
而要想在抗金大业中建立威望,振臂一呼,自己手无缚鸡之力怎么可以?自己的血统不够近,要想在军中建立威望,就必须有拿得出手的艺业。
赵子称习武,图的不是那一点点亲自杀敌或自保的战果。他要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