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抓大放小(1/4)
面对赵子称的询问,杨志直接把自己知道的情况都说了一遍:
“段明昧下的那些钱财,都已经找回来了,如今还没找到的,主要是当时船上另一位货主的货——公子应该还记得,卑职的船上,当时除了朱勔的货,还有福州知州黄裳让捎的一批货。
黄知州自八年前的政和元年,在福州任上额外得了官家的一项差遣,让他校对、编刻道藏。这八年里,他一共校对了五百四十函、近六千卷道经。如今校对已经完成,雕版也雕了一大半,此番黄知州让我们随船捎运的货,便是其中一批样书,约有数千卷。
也不知道那些太湖水贼、拜火食菜的贼徒,怎么会看上这些道家典籍的,朱相公也是百思不得其解。根据段明交代,那些道经在装船之前,就被他偷偷掉包送给跟他合伙的贼徒了。但那些贼徒已不知所踪,如今只能着落在我身上。”
杨志这番话,如果是几天前说,赵子称心中是不会多想的,当时他肯定会觉得,贼人看上的就只是金银财宝。
但如今,随着对形势的深入了解,尤其是知道所有财宝都被段都管拿走了,贼人根本没分到。加上赵子称都结交了慕容家的人、也亲眼目睹了那些精妙武艺,他的思路显然也被打开了。
黄裳,道藏,太湖贼,这些元素掺杂在一起,实在很难让人不联想到类似于诸如《九阴真经》之类的存在。
当然了,目前为止,赵子称依然相信《九阴真经》多半是不存在的,而且黄裳现在才刚刚校对完道藏,他就算有悟道习武,应该也还没到炉火纯青的境界。
所以赵子称估计,哪怕黄裳有给皇帝额外送他个人的心得体会、想要讨好君上,估计也就是给一些《万寿道藏修养心得》之类的早期作品。
可能是福建那边的拜火贼徒,有跟黄裳发生过冲突,吃了亏,知道他的厉害,消息在江湖上流传后,才有同行盯上了他,想要一探究竟。
目前为止,赵子称也只能脑补出这样的动机,他实在想不出更合理的解释了。
不过,即使是这种程度的脑补,也已经比杨志之类两眼一抹黑瞎撞要好得多,至少赵子称心中是有一个大致的追查努力方向的。
赵子称自己脑补推演了一会儿,杨志也不敢打扰他,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