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锦衣卫34(10/18)
码头上,新死的鱼堆成小山。每一条都睁着右眼,瞳孔里映出徐嶙扭曲的倒影。
b 医学报告(赵铭之遗稿补遗)
《琉球战后伤录·徐嶙目疾考》
伤者视神经突触已量子隧穿至义眼晶格,其视觉暂留效应达17分钟。此非眼疾,乃肉身进化——
彼目所见非光,乃气压梯度与流体剪切力之数学实体。
注:硫铁结晶残留使其视网膜可侦测10-9米级涡街,此能力远超人类生理极限。
——
观察记录(甲申年三月初七)
患者徐嶙,男,四十二岁,右眼缺失,代以符阿公所制砗磲鲸胶义眼。初诊时,患者主诉视野异常,所见非物象,而系“气流之纹”。
经检,其视神经与义眼结合处呈现异常量子纠缠态——并非比喻,而是实测结果。当外界光信号进入义眼时,并非经由传统光电转换,而是直接激发晶格内预存的流体力学模型。换言之,患者所见并非反射光,而是空气动力学结构的直接映射。
实验记录(甲申年四月十五)
以烟流测试,患者能准确描述出人呼吸时口腔涡旋的精确形态,甚至可分辨吸烟者与普通呼气者的湍流差异。更甚者,其视觉暂留长达17分钟,远超常人01秒之生理极限。推测其大脑已部分适应量子态视觉信号,形成新的感知模式。
病理分析(甲申年五月初三)
解剖(非致死性取样)显示,患者视网膜残留硫铁结晶,其晶格排列与深海热泉喷口处的自组织纳米结构高度相似。此类结晶可响应极微弱压力波动,使患者能“看见”纳米级涡街——即流体在极小尺度下的周期性脱落现象。
推论
此非疾病,而是某种未知进化路径。若此能力可遗传或复制,人类或可突破传统感官限制,直接“看见”流体、声波,乃至量子涨落。
后续(甲申年五月廿一)
患者失踪。其学徒称,徐嶙最后一日立于海岸,言:“东海之下,有物在眨眼。”翌日,渔民发现近海鱼群皆右眼晶化,与徐嶙义眼材质相同。
结论
此案例已超出医学范畴。建议移交钦天监,或焚毁。
(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