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锦衣卫34(11/18)
赵铭之手稿止于此,余页焦糊,不可辨。)
c 新武道诞生
漳州校场,箭雨破空而来。
徐嶙闭目而立。
在他眼中,箭矢并非直线,而是由无数湍流缠绕的“压力丝线”构成。每一支箭的飞行轨迹,都如展开的数学卷轴,清晰标注着最佳劈斩点——
——压力中心。
砗磲刀出鞘。
刀刃并非硬碰硬地格挡,而是精确切入每支箭的“数学弱点”。木屑炸开的瞬间,学徒们只看到烟花般的碎末,却看不见导师眼中那流动的黄金方程。
“这不是武学。”徐嶙收刀,右眼映着夕阳,如熔化的硫铁般猩红。
“是算术。”
——
《新武道·真空斩》
传统刀法讲究“势”,而徐嶙的刀法只认“数”。
他能在三丈外“看见”对手肌肉纤维的应力分布,预判每一丝颤抖导致的动作偏差。刀刃不斩血肉,而是沿着人体最脆弱的力学结构——肌腱的拉伸极限、骨骼的共振频率——轻轻一划,便能让人如积木般自行崩解。
某日,一名倭寇浪人持野太刀挑衅。徐嶙未动,只是右眼微微震颤。浪人刚举刀,便突然跪地呕血——他的横膈膜被“看”穿了。徐嶙的视线如无形之刃,沿着浪人呼吸时肋骨的微小位移切入,精准割裂了肺腑间的气压平衡。
“真空斩,非斩虚空。”徐嶙对惊骇的学徒解释,“是斩断‘存在’与‘运动’之间的数理关联。”
——
《新武道·湍流步》
他的身法更令观者悚然。
常人躲避攻击需依赖反应,而徐嶙的闪避是“预装”的。他眼中的空气早已被解构为粘滞系数与雷诺数的交织场,任何物体的运动轨迹,在他视网膜上映出的并非实体,而是一组微分方程的解。
箭矢未发,他已站在弹道之外;拳风未起,他的衣角已提前避开压力峰值。学徒们尝试围攻,却总在出手瞬间莫名相撞——徐嶙只是轻轻调整站位,便让他们自己的力道互相绞杀。
“天下武功,唯‘算’不破。”他站在满地踉跄的弟子间,右眼嗡鸣如蜂鸟振翅。
——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