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锦衣卫37(3/12)
自觉地摸向腰间——那里别着一把与崔九指铜钥匙图案相同的科赫雪花钥匙。
当夜,苏慕云独自留在实验室。她将完全卷曲的拓片放在紫外灯下,看着那些在正常光线下不可见的印记逐渐显现——那是几十个首辅私印的图案,每个印文都由更小的\"\"字符组成。最中央的位置,一个比头发丝还细的银微粒正在缓慢释放离子,在宣纸表面蚀刻出最后一组数字:
1644318
崇祯自缢,大明覆灭的日期。
苏慕云突然明白了整个研究的真正意义。这不是单纯的考古发现,而是一个跨越四百年的警告——当盐不再是调味品,而成为权力与信息的载体时,它的腐蚀性将远超任何人的想象。就像这个莫比乌斯环般的拓片,看似在揭露历史,实则正在将过去与现在缝合
窗外,北斗七星正好悬在蓟州方向。苏慕云收起拓片,轻轻按了按胸口的银质吊坠——那是用骨屑刑房提取的银纳米颗粒制成的。吊坠内部,无数银离子正沿着分形轨迹缓慢迁移,如同一个微缩的银河系在旋转。
第五幕:银纹溯
1 象牙量子(远古数据库)
象牙在激光下泛出诡异的玫红色光晕,像一滴血在黑暗里晕开。齐远调整着共聚焦显微镜的焦距,手套里的手指微微发抖。这不该发生——碳化猛犸象牙的荧光光谱里不该出现572纳米的特征峰。
\"见鬼\"他扯下防尘口罩,实验室的冷空气立刻刺痛了他的鼻腔。屏幕上,氮空位中心释放的荧光信号正以违背所有已知物理定律的规律脉动。齐远调出三天前西伯利亚永冻层样本的原始数据,两个波形在叠加比对时竟呈现出诡异的互补性。
量子纠缠。这个念头像电流般窜过他的脊背。
凌晨三点的量子计算实验室只剩下冷却系统的嗡鸣。齐远将象牙样本放入金刚石压腔,激光束穿过淡黄色晶体时,原子力显微镜的探针突然捕捉到纳米级的周期性振动。当他将微波发生器调至9 ghz——精确的铯原子钟基准频率——显示屏上突然炸开一片雪花噪点。
然后浮现出工整的蝇头小楷。
\"晋商王记,宣德三年四月\"字迹在量子比特的叠加态中时隐时现,\"象牙三十斤,兑胡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