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锦衣卫37(4/12)
椒二百两\"齐远的瞳孔剧烈收缩,数据流末尾的温度参数与样本碳同位素分析结果完全吻合。这些明朝商人,竟然把账目编码在了原子自旋里。
\"你确定这不是恶作剧?\"林夏的指甲掐进研究报告的纸页,明代户部档案特有的霉味从她身后的樟木书柜里渗出来。作为故宫博物院最年轻的历史研究员,她见过太多伪造的古代文献,但眼前这份从量子计算机里打印出来的\"账本\",每个字符都精确对应着《明实录》里记载的走私案时间节点。
齐远推了推滑到鼻尖的眼镜:\"nv中心的电子自旋态能在金刚石晶格里稳定保存35万年。有人——很可能是晋商的账房先生——发现了用高温处理象牙时,碳化过程会在氮空位形成特定的自旋态\"
\"然后用算盘和熏香测算量子比特?\"林夏冷笑,但当她看到光谱分析图上标注的\"永乐十六年\"空白段时,喉咙突然发紧。这个缺失的年份正是郑和第七次下西洋期间,所有关于船队走私的官方记录都被兵部销毁的年份。
实验室的应急灯突然亮起,齐远猛地转身。液氦冷却系统仍在正常运行,但量子计算机的误差校正程序开始疯狂报警。\"有人在干扰退相干\"他声音发哑,屏幕上原本清晰的账目数据突然扭曲成杂乱波形,而当这些噪声被过滤后,残留的文本结构与故宫珍藏的《万历会计录》篡改痕迹完全一致。
\"不是干扰。\"林夏的手指划过屏幕上突然出现的朱批笔迹,\"是有人在六百年前就修改了量子记录。\"她衣袖带起的微风掀开了报告最后一页,那里贴着一张发黄的老照片:1900年俄国探险队在冻土层发现的猛犸象遗骸旁,站着几个穿长袍的中国商人。
齐远突然抓住她的手腕:\"温度梯度\"他的呼吸喷在林夏耳畔,\"每笔交易记录的碳化参数都是不同的,这不是账本——是地图。\"显微镜下,象牙样本的断层扫描图正显示出分形结构,像无数个嵌套的太极图。
林夏突然明白为什么自己会被卷入这个荒谬的项目。她博士论文研究的正是明代晋商在丝绸之路外的秘密贸易网络,而那些被史学家视为神话的\"冰路传说\",或许正是穿越永久冻土层的走私路线。
当第一缕晨光透过防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