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求是学堂(1/4)
学堂在南山靠近村子的这一边,距离路边不远,只需要往前走上十来米的距离就到了学堂门口。这段路用青石板铺就而成,又宽又平坦。还很干净整洁。
小路两遍移栽过来不少桂花树,大多数已经活了,正在抽芽,有些死了,想必过几天虎子会安排人过来重新栽种。
再往前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两扇厚重的朱漆大门,大门两侧,立着两座神态威严的石狮子,仿佛在守护着这片知识的殿堂。
穿过大门,便是宽敞的前庭,同样青砖铺地,平整而洁净。
前庭的正中央,一座小巧的八角亭格外引人注目,亭内设有石桌石凳,是学子们课间休憩、交流学问的好去处。
前庭之后,便是学堂的核心——教学楼。
教学楼高大宽敞,飞檐斗拱,尽显古朴典雅,却又透露出一丝不属于这个时代的气息。
因为顾嘉月融入了一些现代教学楼的建造风格。
教学楼一共有两层,每层有五个讲堂。每个讲堂正门上方,都挂着不一样的匾额。
就说第一个,上面就挂着“启蒙一班”。简单明了,只要识字的一看就知道这是启蒙学堂。
而这样的教学楼一共有四座。一座用于启蒙和基础课程教学,所以叫“启蒙楼”,一座用于教授想要科考的学子,所以叫“登科楼”,一座用于培养不想参加科举但有其他特长的学子,所以叫技术楼。一座用于培养女学子,所以叫“锦绣楼”。
这四座楼分别位于四个不同的方位,正好围成一个正方形。
不过他们并没有连在一起,之间相隔最起码得有五十米左右,隔开他们的是一个个花园、池塘、亭台、水榭等等。
这也是考虑到了教学时最好能不互相影响的问题,毕竟古代的建筑隔音真的很差。
还考虑到日后招收女同学的话,男女最好分开教学,毕竟规矩在这里,咱们总不能太离经叛道。
穿过教学楼,往后走便是学堂的办公楼了。
这栋楼的布局和教学楼差不多,不过房间略小一些。顾嘉月想着日后尽量让一个夫子一个房间,这样即私密也方便。
再往里走,就是学堂的藏书楼。
藏书阁有三层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