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老夫人竟传见了她(1/3)
每日下值最早的便是林岁安和余梦非,她俩不需要像唐小月和陈春芽二人,有时看炉火需要到戌时,老夫人歇下她们才能回来。
好在老夫人年岁大了,许多时候戌时初便歇下了,两人回来得也不算晚。
四人用了晚膳洗漱好,将炭盆移到桌旁,林岁安唐小月陈春芽三人挨着坐在一起,余梦非坐在另一边,中间放着林岁安的《三字经》。
几个小姑娘眼中带着期待,余梦非将油灯挪近了些,指着书上的字一个一个的教道:“人之初,性本善……”
如此,林岁安每天卯时二刻起,用了早膳便去绣房上值,。晌午用了午食,林岁安便开始练字。晚上下值回到后罩房,几人便掌着灯一起围在桌边一同捧着《三字经》识字。
只是唐小月晌午要和张小容在茶水间轮换着值守,陈春芽偶尔也需要看着小厨房,晌午不能回后罩房。
好在晌午余梦非只是教林岁安写字。唐小月和陈春芽才刚开始识字,也没有笔墨纸砚,写字倒是不急。
————————
自老夫人来了景州府,底下大小官员的女眷都递了帖子想来拜见。
虽说老夫人也没有都见,但今儿个见一个,明儿个见两个的,有那些带着晚辈来的,老夫人少不得给些见面礼,用得最多的就是那些荷包了。
红藤姐姐原叫人去外头采买些,可老夫人觉得外头的东西粗糙,只叫蓝盈挑拣些好的,拿来赏给那些官眷夫人小姐。其余的蓝盈知道老夫人看不上眼,是不会经手的。便放在库房,到时候用来赏下头的丫鬟婆子们用。
只是景州府的林府比不得京都的平宁侯府有自己的绣坊,缺什么叫绣坊的绣娘去做便是。府中只有主子们各自的院中有几个擅长针线的丫鬟婆子,所以这活儿便落了些在春鸢和林岁安身上。
好在之前春鸢便叫林岁安有空了就多做荷包,现在绣房里还存着些,只是大多是些素面儿的。
大寒过了几日便是除夕,赏赐只会更多,到时候再赶制怕是来不及,还要做些绣工好的留着。
悄无声息的便过了大寒,天气更冷了几分,绣房里炭盆都多加了一个。
自林岁安得了假回来,春鸢给她安排的便只做荷包。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